导航

慢谈铁三 | 三项传奇

双雄割据十数载,奇女金身从未败; 诸君滚线祭先烈,屌丝壮志藐器材!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之为“铁人”,Mark Allen,Dave Scott和Chrissie Wellington有过怎样的传奇,Javier Gomez和Gwen Jorgensen又都是谁?是什么激发了那些对挑战肉体极限有兴趣或是某些希望在这种极限痛苦中找到生命的救赎意义的人们来参与铁三运动的决心与信念?今天,我们来聊聊铁三历史上那些足以被铭记的传奇和纪录吧!

最伟大的亚军Julie Moss

Julie Moss: 1958年生,美国人,1982年Ironman世锦赛女子亚军,Ironman名人堂的入选者。与其他传奇人物不同,她的运动简历并不是特别闪亮,但她的参赛却成为Ironman Kona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81年,还在大学里面攻读运动生理学学位的Julie决定亲自报名参加Kona大铁。一方面去趟夏威夷可以和她那时候的男朋友嗨一下,一方面她也可以体验一下Ironman这个新兴的运动,从而给她关于耐力运动训练及生理需求的论文提供更多鲜活的素材。直到赛前20周,Julie才开始正经训练;在这期间,一起报名的男朋友和她分了手,这影响了她的训练热情,甚至一度导致她打算放弃训练和比赛;但毕业论文的压力让Julie选择了继续。那时候,人们对于这种长度的耐力赛如何准备缺乏足够了解,Julie在最后两周还在使劲猛练。她倒本来压根儿没想过名次的事情,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比赛开始后,Julie一直表现神勇,在两项结束后建立起20分钟的巨大优势。还剩13公里的时候,她才得知她居然大幅度领先精英组选手,于是才开始惦记冠军的事了。但错误的赛前准备和简陋的比赛补给(香蕉+水)让Julie在终点前最后3公里出现了严重的脱水和能量断档。她不断摔倒,爬起来,再次摔倒,再爬起来……离终点还有不到10米的地方,她再也爬不起来了,只能靠爬行前进。这时,身后的McCartney超越了她,抢走了女子冠军。。。Julie最终艰难的爬过终点,获得第2!几百万美国人在电视机前目睹了这一切,最后这一幕的画面也很快传遍世界,在全世界运动爱好者的心中激起波澜!随后,Ironman也开始经历全新的快速发展,Julie Moss也成为Ironman历史上最伟大的亚军。

1982年,Kona,Julie Moss在终点前最后几米艰难爬行

见证两个时代的Iron War

Dave Scott:1954年生,美国人,80-87年间6次夺取Ironman世锦赛冠军,另有3次获得亚军。

Mark Allen:1958年生,美国人,89-95年间6次夺取Ironman世锦赛冠军,另有2次亚军和一次季军,同时也是1989年首届ITU世锦赛冠军。

1980-1995年间的Ironman造就了两个人的传奇和一段往事。Dave Scott和Mark Allen两人相继雄霸Ironman领域10多年,而标志着两个时代交接的1989年Kona对决也成为Ironman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事件,被称作“Iron War”——两人从发枪开始一路拼杀近8个小时,直到最后时刻才见分晓。这次比赛留下的赛道马拉松纪录2:40:04和2:41:03时隔26年,依旧位列历史前2位,无人能及。伴随着Mark的退役和Ironman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大,Kona赛场越发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局面,恐怕再无人拥有这样的统治力。前几年,Mark联合署名的一本书在市场上火起来了,书名叫《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书中推崇的有氧训练方法被广大跑友称作“MAF大法”。此外,Mark还是传奇人物Julie Moss的老公。

1989年上演的Ironwar和多年后相聚在Kona海滩的Mark Allen(左)和Dave Scott(右)

科纳皇后Paula Newby-Fraser

Paula Newby-Fraser:1962年生,津巴布韦人,86-96年间8次Ironman世锦赛冠军,迄今为止获得世锦赛冠军以及Ironman冠军次数最多的人(24次)。Paula的成就无可置疑,但她也曾遭遇滑铁卢。1995年的Kona,已经历史性7次夺冠的她在大幅领先的情况下因为脱水及体力透支倒在终点前500m,这也成为反映Ironman赛事艰苦程度的经典瞬间。经过漫长的休息和救护,她最终站起身走过终点;次年,Paula重返Kona夺回冠军并从此隐退。

1995年在终点前崩溃的Paula和1996年最后一次圆梦Kona的Paula

澳洲王朝

Dave Scott和Mark Allen的竞争年代,美国人几乎包揽了全部的男子冠军;在1995年Mark退役之后,其他国家的三项实力也逐渐赶上,Ironman世锦赛冠军经历了10余年的诸侯割据,此后,以Craig Alexander,Chris McCormack和Peter Jacobs为代表的澳洲人雄霸Kona男子冠军宝座6年。

其中,Craig Alexander曾获得3届Ironman世锦赛冠军和2届Ironman 70.3世锦赛冠军,是后Iron War时代成绩最为卓越的长距离三项选手。2011年,38岁的Craig以8:03:56打破尘封已久的Ironman世锦赛纪录;因此他也成为Ironman历史上最年长的世锦赛冠军。同时期的Chris McCormack同样成就斐然,职业生涯早期在ITU赛事中斩获多项冠军,成为首位同年夺得世锦赛,世界杯和世界排名第一的三项运动员。转战大铁之后,Chris虽然夺得Challenge Roth的三连冠,却也有过连续2次Kona退赛的惨痛经历;但他终于在2006年杀回Kona拿到亚军,并在此后夺得2届Ironman世锦赛冠军。相对于前面两位,Peter Jacobs的成就相对单薄,在2011年亚军2012年冠军的短暂爆发之后,他就“泯然众人矣”了;这位Kona冠军甚至于在2年后的瑞士站大铁中沦落到职业组倒数第一,实在是让人唏嘘……在此之后,伴随着Craig的年事已高,Chris的无心恋战,澳洲王朝终于土崩瓦解,以Sebastian Kienle和Jan Frodeno等选手为代表的欧洲选手开启了他们新的统治。

不败金身Chrissie Wellington

Chrissie Wellington,1977年生,英国人,4届Ironman Kona冠军,职业生涯Ironman距离保持不败的唯一一人。在拿到第一个ITU的业余组世界冠军之后,有着正经工作的Chrissie开始考虑转职业运动员的事情。2007年,她在职业生涯第1个Ironman就以碾压第2名50分钟的优势拿到Kona的入场券;接着在Kona,作为新人的她直取冠军。2008年,在爆胎耽误了10分钟之后,她依旧以15分钟的优势夺冠;2009年,她再次毫无悬念的拿到冠军并刷新赛道纪录。2010年她赛前生病被迫退出,造就了Mirinda Carfrae的崛起;但她2011年的强势回归,在Challenge Roth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这年的Kona,Chrissie在赛前2周严重摔伤,挣扎着完成了几次训练,但到比赛日继续横扫Kona赛场,并刷新马拉松纪录,完成了她的四冠伟业和不败神话!

2011年在Kona和Roth逆天般存在的Chrissie Wellington

向死而生Jon Blais

Jon Blais,1971年生,美国人,第一位完成Ironman Kona的“渐冻人”。Jon Blais生活在三项的发源地圣地亚哥,他在33岁时被确诊患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在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并被告知自己仅剩2到5年的生命时,Jon决定完成自己的一个夙愿——Ironman:“即使我只能滚过终点,我也要完成Ironman”。在获得Kona组委会的许可后,他积极准备,在体重已经无法控制,左手已经无法划臂的情况下,参加并用时16小时29分艰难抵达终点并以独特的滚木方式冲线,完成了2005年的Kona世锦赛。2006年,他的身体已经无法站立,但他还是来到了Kona,在终点迎接他的替身参赛者Brian Breen。终点处,Brian同样以滚木方式冲线并与Jon紧紧拥抱。Jon过世后,他的Kona参赛号码179号在所有美国国内的比赛中被永久的保留,而包括Kona四冠王Chrissie Wellington在内的很多铁人三项选手也选择以滚木方式冲线以纪念Jon并呼唤对渐冻症患者的关注。

渐冻人Jon Blais在完成Kona大铁的途中;Crissie Wellington以滚木冲线纪念Jon Blais

长腿女神Gwen Jorgensen

Gwen Jorgensen:1986年生,美国人,2014及2015年ITU年度总冠军。2009年硕士毕业之后,读完几年会计,考完CPA的白富美小姐Gwen正打算和多数同学一样,干起自己的老本行。毕竟呢,无论是跑步还是游泳,也都是代表母校参加个大学生比赛罢了,不能养家糊口的。正赶上美国铁三协会的伯乐们满大陆找人,Gwen出色的游泳和跑步背景幸运的被他们相中,一再劝服之下,Gwen打算尝试一下铁人三项。不试不知道,一试全吓尿!短短2年时间,Gwen就逆转了美国女选手的颓势,一跃成为国际顶尖的女子三项选手。2012年奥运会,Gwen作为夺冠大热门参赛,结果中途爆胎,悲剧的退出冠军争夺。2013年,她继续一路高歌,积分领先,但在最后时候摔车,让出年终总冠军的宝座。正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白富美Gwen小姐没有放弃。熬到2014年,她终于以绝对优势横扫国际铁坛,夺取了ITU年终总冠军,活生生一个女版的艾尔奎罗伊(El Guerrouj)啊!2015年,Gwen延续了此前的优势地位,破纪录的将巡回赛连胜场数扩大到13场,并稳当当的卫冕了ITU的总冠军。2016年,无需多讲,就差那一块奥运会金牌了。

长腿女神Gwen Jorgensen一次次的站在ITU赛事的终点前,身后不见其他选手的踪影

Brownlee兄弟

Alistair Brownlee和Jonathan Brownlee:1988/1990年生,英国选手,2012年奥运会冠军/季军。哥哥Alistair还曾拿到2届ITU总冠军(09/11),2届ITU团体冠军,ITU青年冠军(06)及23岁以下组的冠军(08)。他是天生的跑步能手,伦敦奥运会最后的10km一骑绝尘,跑出了29分07的万米,这和英国同胞Christopher Thompson在奥运会万米比赛的成绩不分上下。他还在第二年去田径比赛打了个酱油,跑出28:32的场地万米成绩。弟弟Jonathan曾在2010年拿到23岁以下组的ITU冠军,之后大部分时间一直生活在哥哥和西班牙人Javier的夹缝中,想出头还需时日。

游骑换项中的Brownlee兄弟

跑神Mirinda Carfrae

Mirinda Carfrae:1981年生,澳大利亚人,3届Ironman世锦赛冠军(10,13,14),Ironman Kona赛道纪录的保持者(8:52:14)及跑步单项纪录的保持者(2:50:26),小名Rinny。和大长腿Gwen不同,Rinny个子非常矮,早期没有特殊的单项背景。19岁之前,Rinny一直在打篮球!转为铁三选手后,Rinny很快将目标锁定在长距离比赛上。结果证明Rinny天生是块跑步的料!5次参加Kona,她5次打破跑步阶段赛会纪录;2013,2014连续两届上演绝地反击,跑步阶段追击领先者十几分钟并最终逆转夺冠。对于这么能跑的人,我还能说什么呢?—— ”Run, Rinny, Run!“

豪取Kona桂冠的跑神Mirinda Carfrae

Jan Frodeno和Javier Gomez

ITU和WTC有自己独立的职业选手体系,很多选手通常会选择在职业生涯早期参与强度更激烈的ITU短距离赛事,后期再转入WTC的长距离比赛。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铁三冠军Jan Frodeno了。在几个不太理想的赛季之后,他于2013年选择退出短距离赛事,2014年就成功转型,在Ironman距离上拿到了Kona世锦赛的第3名;2015年,Jan成功囊括了70.3世锦赛和Ironman欧锦赛的的冠军,并一路高歌猛进拿下了Kona世锦赛的冠军,他也成为第一位跨越标铁,半铁和大铁最高级别桂冠的运动员。

与Jan不同,另一些天才人物却可以在同一时期跨越比赛距离和形式的差别,比如4届ITU总冠军(08,10,13,14),西班牙人Javier Gomez。拼杀短距离赛场多年的Javier在2014年同时囊括了ITU世界巡回赛的总冠军和WTC的70.3世锦赛的冠军,他还曾在2012年拿到越野铁人三项世锦赛的冠军,可谓是当代最全面的男选手。Javier目前正在全力冲击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冠军,并将在此后转入长距离赛事。Javier与Jan在短距离赛事中已拼杀多年,2014年的半铁世锦赛中是他们在新距离上的首度重逢,北京奥运会上输给Jan的Javier最终以微弱优势获胜。里约奥运会后,两人在Kona的碰撞必将是一场史诗般的对决!由于两人的名字都以J开始,我们权且将这场对决称之为“JJ大战”。

2014年 Ironman 70.3赛场上首度重逢的老对手Jan Frodeno和Javier Gomez

Team Hoyt

Ironman名人堂是WTC在1993年设立的荣誉奖项,用来鼓励那些对这项运动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前面提到的传奇人物如Dave Scott,Julie Moss和Mark Allen都曾入选。2008年的入选者是一对参加年龄组比赛的父子,他们被称作Team Hoyt。Dick Hoyt是个普通的美国男人,儿子Rick自幼脑瘫,刚开始连医生都已放弃,但Dick从未放弃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1977年,15岁的儿子问父亲,他们是否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参加公益跑步比赛。正是在儿子的请求下,时年36年岁但毫无运动经验的父亲开始推着儿子走上一起奔跑的漫漫长路。他们参赛的距离从5km逐渐延伸到马拉松,从短距离三项延伸到大铁。比赛中,父亲拖着载有儿子的皮艇游泳,把儿子放在特制的自行车前端骑行,推动着儿子乘坐的轮椅奔跑。截止2014年为止,他们共同完成了1108场耐力赛事,其中就包括72场马拉松,7场半铁和6场大铁;并鼓舞和带动了全世界无数因为先后和后天残疾无法正常生活的人们。2013年,波士顿马拉松的起点处也建起一座Hoyt父子的铜像,以表彰他们对此美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贡献。

Hoyt父子和波士顿马拉松起点处的铜像合影;Hoyt父子在游泳,骑行和马拉松的路途中

不走寻常路Cory Foulk

1978年,夏威夷的一群人为什么运动最牛逼打赌,催生了第一届Ironman;1996年,两个人无意间的赌局也促成了另一段传奇。

美国三项爱好者Cory Foulk在1996年幸运的抢到一张通往Kona的入场券,而当他听到朋友抱怨说玩大铁都得买几千美金的自行车才可以的时候,他不服气了——他说自己花20美元也可以完成比赛。朋友不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50美金的赌局。

很快,Cory从街边车店花15美元买来一辆没人要的二手破车,车子重达27公斤,布满铁锈。Cory稍微修理了下车子,稍作装饰,练习了四五周之后,就奔赴Kona了。由于他只有20美元可以用,于是就没有余钱买泳镜了,只能在车篮里放一双破烂破鞋以备上坡推车的需要。这辆破车给他在大风中的骑行带来了很大障碍,他勉强在离关门不到10分钟的时候完成了自行车赛段;即便如此,他最终还是以15:26:56的成绩完成了Kona大铁;而尴尬的组委会也不得不在第2年赛前增加了一条规定,禁止类似车辆参赛。2009年,Cory又干了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骑着一辆死飞再次完成Kona大铁!于是,Kona组委会不得不再次更改规则,不允许死飞参赛……

1996年Kona,光脚踩着小破车挑战Kona的Cory Foulk

谈到他的动机,Cory说:“我觉得我所热爱的这项运动(Ironman)已经变得越发严肃和远离初衷,很多人都认为——不搞一辆1万美金的好车就不能去完成Ironman。我做这些事情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向世界表明——你不需要很有钱也可以完成Ironman,你不需要有一辆牛逼闪闪的战车也同样可以挑战自己!“

中国铁人

铁人三项在中国大陆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甚至不如宝岛台湾,但我们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1983年,北京大学一个叫张钒的年轻人参加高校运动会集训,有幸和其他运动员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Dave Scott和Mark Allen的Kona对决。遥远国度的这场较量在他心中激起了波澜,从此他便萌生想法,有生之年要去挑战一下这个比赛。12年后,在美国留学的张钒给Kona组委会写了封信,并提交了一份自己的马拉松成绩;他也因此获得了1995年世锦赛的入场券。此后,经过积极准备的张钒前辈带着密西根大学中国学生会筹集的2000美金和嘱托,单枪匹马奔赴大岛,骑着一辆二手的崔克2300,历时12小时14分48秒完成Kona大铁,成为第一位代表中国参加并完成这一赛事的选手。

1995年,年轻的张钒先生代表中国独闯Kona,顺利完成比赛,创造了历史。

(关于张钒的独家专访《二十年前Kona的中国往事》

在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民众锻炼意识薄弱,而张钒的参赛远在美国,这一事件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十余年后,伴随Ironman在中国的举办,大陆涌现了新一批参加海口大铁的业余爱好者;党琦,张令等人在过去几年中为这项运动在大陆的推广做了很多的工作。近年来,除中铁协主办的一系列标铁赛事逐渐成熟之外,民间举办的三项运动和外来的商业赛事也得到初步发展。威海的ITU长距离三项比赛也已成为中国铁人三项赛事的一张名片。Ironman方面,中国大陆已经有约200位完赛选手,但迄今为止只有沈善根,李鹏程和胡春煦3人通过分站赛获得了Kona世锦赛资格,但也是在竞争“相对”缓和的M60-64,M20-24组和M25-29组;中国铁人三项的领军人物党琦曾多次与KQ擦肩而过。伴随2016年WTC重返中国,中国铁人三项运动也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更多的传奇将会由中国铁人书写!

纪录

铁三比赛对赛道,风速和气温都十分敏感,而主办方通常都缺乏对距离,坡度和风力差异的严格规定。因此,相同距离甚至相同赛道的铁三纪录,参考价值都十分有限,不同比赛以及同一比赛不同年份的成绩不宜强作对比。此外,自行车器材的发展也为选手刷新成绩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帮助。

奥运会三项纪录:

1:46:25.00 (Alistair Brownlee, London, 2012)

1:58:27.66 (Emma Snowsill, Beijing, 2008)

奥运距离三项纪录:

1:39:50 (Simon Lessing, Cleveland, OH, 1996 World Championship)

1:50:52 (Jackie Gallagher, Cleveland, OH, 1996 World Championship)

Ironman 世锦赛纪录:

8:03:56 (Craig Alexander, 2011 Kona)

8:52:14 (Mirinda Carfrae, 2013 Kona)

Ironman 距离纪录:

7:41:33 (Andreas Raelert, 2011 Challenge Roth)

8:18:13 (Chrissie Wellington , 2011 Challenge Roth)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