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品牌发布新版本跑鞋,它们到底提升了些什么?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感觉新鞋没有老鞋好穿?

在各大跑鞋品牌都不曾停下更新换代脚步的当下,作为消费者的你,属于剁手党,还是保守派?

当你钟情的跑鞋系列推出全新的版本,你是毫不犹豫地买买买还是选择先观望或者经过了解对比再做决定?

事实上,如果某跑鞋推出了二代产品,一定程度上来讲,它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跑鞋产业生态同样符合达尔文“优胜劣汰”的法则,当有一双新鞋扩展“家族规模”的同时,有更多双跑鞋经历了无人问津的命运,然后就此销声匿迹,再无下文。

有海外机构专门针对“跑鞋系列的发展”做了研究调查,搜集了2015-2021年间超过2000双新发布跑鞋的数据,在把一些特殊版本排除在外之后,加以比较和分析。

结果他们发现,每有100双新鞋发布,其中只有43%在后续推出了全新的第二代产品,连一半几率都不到。那么又有多少能发布到第三代呢?答案是16%。再往后,这个数据依然呈现指数性下跌趋势。能够一直延续到第十代,甚至更长久的,只有4%,相当于珍稀的濒危品种了。

跑鞋能推出后续版本的几率几乎呈断崖式下跌趋势其中能够延续到20代往上的,只有12个系列,分别是:

  • Nike Air Zoom Pegasus(38)
  • Asics Gel Kayano(28)
  • Asics Gel DS Trainer(26)
  • Mizuno Wave Rider(25)
  • Nike Air Zoom Structure(24)
  • Asics Gel Cumulus(23)
  • Saucony Hurricane(23)
  • Asics Gel Nimbus(23)
  • Brooks Adrenaline GTS(21)
  • Mizuno Wave Creation(21)
  •  Brooks Ariel(20)
  • Saucony Omni(20)

Nike Pegasus系列的前几代作品

作为品牌市场上的“老古董”,这些系列往往是有口皆碑的,在漫长的时间中培养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且先不谈这些寿命超过20年的系列,单算有后代版本延续的跑鞋(哪怕只出到第二代就没了),经历了激烈市场竞争的它们,就一定是比前作更好的产品吗?

对此,这份调查报告找了一个对比视角,针对372双有后续更新版本的跑鞋,分别到专业跑步媒体平台和大型网络销售平台上,抓取了专业媒体和大众消费者的评价。结果很有意思,“专家”们对于第二代跑鞋产品的评价普遍是更高的,但是消费者对于跑鞋新版本的评分,平均要比第一代产品低上1.62%。

蓝为一代产品评价红为二代评价,前一组专家后一组消费者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

跑鞋品牌竞争之激烈,完全不逊色于一场精英云集的马拉松,甚至可以用这些年比较热门的词语“内卷”来形容各家推陈出新暗中较劲的形势。

当碳板和中底材料科技革新引发新革命之后,深知落后就要挨“饿”的各大品牌无不投入全力迎头赶上,纷纷在近两年时间里推出了带碳板、搭载最新中底的旗舰竞速鞋款。所有的品牌都铆足了劲想要让自己的新品变得或更轻、或更软弹、或更舒适、或让人跑得更快。而当这些领域“卷”到遭遇研发瓶颈时,更多全新的研发方向(噱头)出现:

更智能/更能预防伤病/更环保/更符合个性的定制/更具黑科技的生产方式……

而与品牌倾力创新求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跑者群体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体现在大部分跑者都有不错的耐性、长久的习惯和朴素淡定的心境。放到跑鞋上来说,很多跑者一旦相中了一双鞋,或者感受到一双鞋和自己有很不错的契合度时,就会一直坚持穿下去,不会轻易更换,然后就在日积月累的陪伴中培养出了感情。

毕竟,大家都只有一双脚,每日每月能跑的里程数也有限,磨合适应一双鞋往往也需要一个过程,而一旦这种默契形成,跑者们就会变得非常“长情”。从品牌角度讲,“品牌忠诚度”就此形成了。

这种认同感会形成特殊的滤镜,但也会让跑者对于系列的后续作品有更高的期待。一旦新产品的升级偏离了跑者心内的预期,或者更新不尽人意,那么就更容易让人失望,甚至让忠实消费者有一种被欺骗被背叛的感觉。

这就是为什么从消费者视角来看,他们经常会觉得新品并没有超越前代,或者说是流于平庸,甚至让人倍感失望。

这种高标准高期待值,在驱动品牌突破创新的同时,也对设计团队的思路做了限制,让他们不至于太过天马行空,完全脱离了上一代(或者前几代)产品形成的风格和优势。从另一个角度讲,假设系列的上一个作品是“爆品”,市场反响热烈,那么在续作的研发上,是保守求全还是激进求变?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非常有限且紧迫的创作、研发周期之上。

美津浓团队就曾经在官网上发文说道,团队秉着“Never Settle(绝不停步)”的信条,几乎是每半年就要推出一双新鞋。而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要围绕新版本的跑鞋做大量的决定:

保留哪些“基因式”的设计?新科技的植入是符合系列一贯的风格?针对上一版本的风评,新作应该更大胆一些吗?当下有哪些潮流因素是可以加以参考的?如何为新品的差异性优势造势?

……

有的时候设计团队耗尽心思,却也要接受市场反响平平的现实;或者明明是呕心沥血之作,但在消费者看来,更像是例行公事式的发布,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个系列产品线的夭折终结。

新版本就更好吗?

宏观地、理性地说,答案是肯定的。近些年来的新科技、新跑鞋设计确实让大家跑得更快,穿得更舒服了,有非常多的数据予以佐证。

数据是非常理性的,但跑者的情感是非常感性的。一双经典老跑鞋就像是老式的古董车一样,可能没有现代的安全保护设备,没有智能化的交互服务,没有简便易操的驾驶体验,但单论它曾经在设计美学上带来的革新,以及它身上独具的时代烙印和文化涵义,它的价值就非同寻常。

跑鞋品牌的版本更新是实用主义的,从功能、作用的提升上去吸引人,而跑者对“优秀”、“合适”的判定非常感性和主观。不是跑者们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快到奔跑消耗跑鞋的脚步跟不上跑鞋新品的升级换代。

当然这并不是坏事,越来越高科技、越来越精细化发展的跑鞋无疑丰富了跑者的购买选择,只要你没有选择困难症,完全可以慢慢挑选更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至于其中哪些可以在未来成为经久不衰的畅销系列,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