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那阴冷的三天,回忆起来却温润如玉 —上马比赛纪实与感想

作为一个马拉松的菜鸟,上马在她20岁生日时能够宠幸我,真是三生有幸。话说9月21号确定自己能够参赛后,抓紧时间进行赛前训练,练力量、练核心、练心肺;节奏跑、间歇跑、LSD,赛前一个月的跑量达到了200多公里,这点跑量对很多大神来说不算什么,但我跑步一年来,月平均跑量也就120左右。说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对自己的首马高度重视。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和某人在6日下午5点到了上海浦东,一出地铁口吓一跳,天已经快黑了,赶紧在伟哥家附近找个酒店住下。旅途劳累,吃过饭很快就入睡了。萧雨神7号在上海开演唱会,果然7号早上开始下雨,其实6号晚上已经开始下了,不服不行。

7号吃早饭时终于见到了久违的伟哥,作为跑进330的上马精英,这次有事不能参加20周年盛会,实在令人可惜。伟哥很忙,利用早饭点滴时间,对我这匹新马进行了谆谆教导,我边吃着汤包边记在心间。话说那个蟹黄汤包不咋滴啊,可能店不正宗,没办法,时间紧、任务重,为节省体力,还是不到处乱跑了。

早饭结束,和伟哥告别,携某人打车直奔世博展览馆领装备。临近展馆越近,盛会的气氛越浓,跑友从四面八方涌向展馆大门,进大门就足足排了十多分钟的队。

虽然我是第一次干这事,会场也是人山人海,但上马组织井然有序,各种标志、引导、安保、区域划分等等科学合理,很快领到了自己的号码薄、芯片和装备,这里不得不对上马组委会点个赞。钩子战袍在现场可试可换,直到你合身为止,钩子公司就是大气。

完成这些必修科目已过11点,然而展馆内还有几百家品牌的跑步、健身装备展示,来都来了,不看下跑步装备,好像没有天理。这一玩就玩到了下午四点。从展馆尽性而出,旁边就是世博中国馆,现在叫中华艺术宫,不拐进去看一下好像也没有天理,于是拐进去,进去就后悔,太大了,而且逛了一天感觉小腿肌肉有点紧,这对明天的比赛不利,于是匆匆逛下,赶紧回酒店吃晚饭。伟哥携他心爱的GARMIN也如约而至,有了这个宝物,让我对明天的比赛更添信心。

晚饭后,抓紧整理好跑马装备,躺下睡觉,但一直睡不着,越想赶紧睡越睡不着,最后迷迷糊糊可能也就眯了三、四个小时。

8日早上4:40闹钟响起,赶紧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窗帘,外面却下着大雨,顿时心中闪过千万只羊驼。接着按照老马们教的程序走:排空、洗漱、喝水、早饭,穿戴装备,然后尽量多喝水,保证身体水合情况良好。

出门的时候已过6点,奇迹出现了,雨慢慢停了,真是上天保佑,雨神也战斗不过我三万五千跑友的共同祈祷。心情大好,雄纠纠、气昂昂,打车奔赴战场。

下了的士,有点摸不到方向,稍停一两秒就放心了,跑马的跑友太多,跟着走就OK了,摸索着找到自己的23号存衣车,换衣存包后一阵便意袭来,找到移动厕所,没想到排队的人不多,前面也就7、8个人,排空任务顺利完成。

找到自己的起跑区B区,安保人员要检查号码簿,确认你是B区的才让进,这个方法好,不然容易乱。进了B区,边简单活动下身体边往前挤,想尽量离起点近点。一切妥当,看表,6点40分,还有二十分钟,闲来无聊,于是欣赏起外滩边上漂亮的建筑,发现自己站在上海市总工会的大门口,头顶上还时常盘旋着直升机和无人机。离7点还有几分钟,国歌响起,全场几万人同声合唱,气势恢宏。

7点,枪声准时响起,虽然跑不开,但尽量小步跑起来,为的是尽快让身体热身。等到起点处,感觉应该过了两三分钟,比我预想的要快。前面三公里人太多,超个人左冲右突,太耗体力,索性慢慢跑,手表显示差不多6分配速。三公里后,人群有点散了,但还是跑不开,差不多到七、八公里后,才能够按照自己的配速跑。这里不得不提下上海的市民,很热情,敲锣打鼓的、鼓掌加油的,give me five的,平时跑步前三公里感觉都会累,那天一点感觉没有,加油呐喊的功不可没。

进入巡航节奏后,配速在505左右,心里有点怕,这是平时10公里的配速啊,这样最后会不会跑崩?但感觉很好,一点不累,心率也就160多点,于是决定就这个节奏。进水站补水配速会降到530,上马赛道弯又多、折返也多,所以加速减速很多。跑到10公里时,感觉有点饿,按照老马指导,不敢怠慢,赶紧吞了一支能量胶,第一次吃,感觉味道不错,然后进水站补水,挺好使。带了四支能量胶,后面分别在20公里、28公里、35公里处消灭了它们,全程没有感觉能量缺失。30公里后,吃了两截路边美女提供的香蕉,谢谢哈!

来上海前,自己的目标定在安全完赛就行,最好是400完赛,7号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为350。今天起跑后刚开始跟的是400官方兔子,后来感觉太慢,一加速追上了345的官方兔子,然后一直压着345兔子跑,跑到38公里时,一看表,努力一下340都有戏,自检身体状况:呼吸均匀,心率170多点,体力尚有剩余,除了大腿肌肉僵硬,一切OK。于是大胆发力加速,悲剧在此时发生,右小腿肌肉突然抽筋,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慢下来,要么停下来拉伸。我担心停下来再也启动不了,于是选择了慢下来,配速只有6分左右,无奈的看着自己被一个又一个人超越,包括345的兔子。快到终点前,感觉小腿应该没事了,于是加速追兔子,离终点近100米时,远远看到终点的钟显示3:44:40,赶紧一个冲刺,赶在3:45:00准点踏在了终点线上,赛后组委会发来短信,净成绩3:42:43。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首马终于完成了,痛并快乐着的3小时45分钟结束了。那种极度疲劳后的酸爽才是真正的放松,为什么要跑马?莫非就是为了追求这个放松的时刻。

放松过程中,有个老外过来要和我击掌,虽然很累,但一想,咱不能丢天朝跑马人的脸,于是强打精神,微笑与其击掌。放松完毕,感觉身上有点冷,赶紧进入终点-上海体育馆内,这里又要赞下,组委会准备了四个篮球场大小的室内场所供完成比赛人员休息、领取完赛包和奖牌,真正遮风又挡雨,地上还铺了草坪,真想躺在里面不出来。出了场馆,找到存衣车,更换干净衣服,给某人打电话,她还在终点线那拍照录像,以为我还没到。

伟哥晚上专门请我吃饭,大补了一顿,边吃边聊,相谈甚欢,剑锋直指上马2016。

这里对我的首马做个小结:作为跑步只有一年的菜鸟,第一次参加全程马拉松,342能够跑完还是满意的。主要利益于:一是赛前训练准备充分;二是上马组委会组织得力;三是伟哥这匹老马指导细致;四是跑马全程体力分配合理,补给充分;五是跑马当天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不足之处:一个是平时训练还不够系统;另一个就是没有考虑到跑马过程中盐份的补充,导致最后小腿抽筋,影响很大。

赛后得知,本次上马有人倒地停止呼吸,但被及时抢救过来,应该说上马的医疗急救措施非常到位。但也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

现在,马拉松在中国越来越热,很多比赛名额一票难求,但从自己首马后身体的反应来看,其实马拉松对身体是弊大于利的,唯一的好处是通过这种比赛的压力,逼迫自己平时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但现在很多跑友平时训练量不够,比赛中又盲目追求PB,不注意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该慢不慢、该放不放,导致悲剧发生。

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发生意外的大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而那些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的老年人,跑起马来毫不费力,脚力不输年轻人。我在上马42公里全程比赛中,就惊讶于有这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家这么能跑。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但马拉松的完成方式可以很多,你可以追求极速,跑在万人之首,好比那些所谓的人生赢家,但这样的人毕竟少数,要有天赋;你也可以只和自己赛跑,追求每一次的问心无愧,好比人生过程中的尽人事、听天命;你也可以追求跑马过程中别样的乐趣,看看四周的风景,感受观众的热情,好比享受生活当中那些容易让人忽略的幸福。

人生又不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的思维、价值观、想法都不一样,为什么一定要给每个人确立一个相同的路线、距离、目的呢?现在的国人大都只追求所谓的成功,拼命学所谓的成功学,十几亿人挤在一条狭窄的赛道上,我们的人生价值为什么不能多元呢?对人的评判为什么不能多元呢?

呃……扯远了,收。

感谢上马,我还会回来滴!

2022上海马拉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s://api.iranshao.com/diaries/167250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