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穿越千年的赛事——吴哥窟自行车赛&马拉松

(两万字长文,有多幅配图)

一、穿越之旅

12月的首日,坐在飞往柬埔寨暹粒(Xian li)市的航班之上,看着《吴哥系列》的图书。对柬埔寨这个在自己的地图上仍属未知的土地作到达前的最后了解。”高棉的微笑“、”吴哥之美“这两句没有绚丽的词藻却有着最平凡朴素之内涵的词汇早己闻名遐迩。

夕阳西下,阳光透过红了半边天的彩霞射到窗口。当地平线内散射出的阳光逐渐消失之后,地面一片漆黑,连星星点点的灯光都少有看到。接近目的地之时,看到地面两条蜿蜒的亮线,大概是围绕着暹粒河而建的村庄,发出不那么明亮的灯光。

飞机滑翔、降落、停机只有几分钟的事,还没待反应就己经可以下机了。坐落在暹粒市郊的吴哥国际机场很小,下机后步行几十米就是航站楼,一股亚热带气息夹杂着异域的气息从下到上穿过身体飘过。是时候脱下外套享受另一个夏季的桑拿了。

航站楼也不大,典型的东南亚风格。从充满东南亚建筑风之厦门大学出来的人,对此风格会更有一丝亲切感。门口一尊仿吴哥时代的石雕己引得多位旅客驻足拍摄,一旁站着的穿着好似海关警员的工作人员面无表脸的看着拍摄人群,不知道是否觉得这样拍摄对他们的神灵不敬。这是我来到这里见到的第一尊石雕,双手合十鞠躬致敬。

进入航站楼,入境处,填表柜台,落地签窗口一目了解。在柜台填好入境卡,带着事先己经在柬埔寨出入境网站上办好的电子签证,准备入关。去柬埔寨之前,早己听闻被中国旅游团惯坏的柬埔寨海关索贿严重。海关唯一会说的一句中文就是:“10块钱”。

前方己听到海关人员讲着发音非常难听的中文:“10块钱~10块钱“。看到有的中国人早己在护照里夹好了10块钱的,也有正在掏钱包。我是断然不会给钱的,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可以为柬埔寨NGO捐N倍的钱,也不会为你们海关的不正之风拿出10块。

”Good Evening".伴随着一句礼貌性的问候,我递上了自己的资料。海关大叔看起来40多岁,但是亚热带的风霜己经在他脸上留下很深的印迹,看起来更像是常在烈日下的出海渔民。他没有说话,也没什么表情,甚至都没有看我一眼,接下文件之后就一直低头处理文件。

一分钟不到,递出了我的资料。难道是我看起来太穷,给不起10块钱?就这样让我过关了?稍稍感到有点“遗憾”,不过我倒是更愿意相信,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NGO的活动,有爱的付出总是会有幸运的回报。“谢谢~”,走进柬埔寨的这一刻我相信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入境后右转前进50米不到即走出大厅,不知道是刚从充满冷气的大厅里走出还是因为入境的顺利心怀喜悦,外面迎面而来的热浪更像是沐浴着湿润的惬意。门口站满了突突车司机举着牌子迎新来客。很多司机手中的名牌都有认真的设计过,并不只是简单的手写。相对于突突车这种交通工具,这种牌子反而更高大上一些。

柬埔寨没有公交车,据说只试运行了一个月就全线停运了,具体原因不明。TAXI也不常见,市内交通全靠这种摩托车拉着一个能坐4人的小拖车名为tuk-tuk的交通工具。酒店派来接我的突突车司机自我介绍他叫Jack,大概40多岁,肖瘦的身型,被晒得黝黑的皮肤,穿着东南亚人常见的短袖衬衫,长裤凉鞋。Jack操着熟练的英语和大方的仪表神态,和我稍作寒暄之后载着我向市区驶去。

暹粒-吴哥国际机场离市中心7公里,离著名的吴哥窟5公里。是柬埔寨的第二大的机场,也大概只相当于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小机场。这个国家经历了多年的动荡,进入和平发展只不过只有20多年,仍属于联合国划定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不过地处暹粒市的吴哥王朝之神迹吴哥窟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旅游业收入,仅吴哥窟的门票在2017年收入超过1亿美金。

旅游业同时带动的就是当地的语言文化,作为曾经的法属殖民地。法语在这里并不很流行,必竟己是6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如今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英语据说在这里达到了70%的普及率。美元也作为通用货币在这里使用。

日语,一度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通用语言。必竟日本游客早年就己经开始海外旅行,而且日本是对柬埔寨最多经济援助国。我在日本做志愿者的时候,也看到很多柬埔寨暑期志愿者的宣传单。

来柬埔寨的第三天,在商场购物时,导购员自然是先用英语和我交流,当她知道我是中国人后,简单的说了几句中文,并表示她正在学习中文,但是还不精通。我看到胸牌上有挂日本国旗,就用日语和她交流,发现她说得非常好,口音都不是很明显。这是个年轻的女孩子,应该还没有25岁。穿着正装,肤色很白,也许是因为不用风吹日晒的工作,也许是因为妆底打得够厚。和外面大部分面黄肌瘦的乡土气息民众比起来,这位女士身材丰满匀称,圆圆的脸蛋很是可爱,整体就给人很日式的感觉。

”你是来这里跑马拉松的吗?“

”对啊,你怎么知道的呢“。

”因为你穿了比赛的服装呢,怎么样,跑得如何“。

"哈,还不错,氛围很好呢”。

“那太好了”。

简单的几句对话也会让人很温馨的感觉,对这里的好感再次增加。纵然我买的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相对于还在免税区大声抢货,引发周围人群不断投去复杂目光的中国大妈团,我这么个零散客户还真是有点受宠若惊。

和她几分钟的聊天过程中,三语相交不断切换频道。“Thank you very much.”“谢谢。”“どうも、ありがどうございました。”结帐之后,她双手合十说出三语的感谢来,我也同样的感谢以示回敬。

中文,很可能现在己经超过了日语的学习人群。在吴哥范围内的小商贩大部分都己经可以讲中文,很多小孩子都己经具备了多语切换能力。语言是说出来的,还真是这样。而在景区之内,遇到了一些中文导游,一边给中国人小队介绍景区,一边还要说着“不要堵在门口,这里不能坐,请不要触摸。“等等听着让人有点尴尬又很无奈的词。更有趣的是遇到了7~8个导游,讲的全是一口的台湾腔,难不成都是去台湾学的中文。

那天参观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的时候,同样看到用且仅用中文在每一个入口处明显且直接的警示:‘请保护知识产权,禁止使用任何外来导览APP。违者罚款,并将指控犯罪’。你弄个中英文双语的也行啊,只写中文。虽然肯定是国人这种事做多了,只针对中国人警示。但是你写双语的,好歹咱们面子上也好过点。互相尊敬嘛,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喜欢违法。

在宏大的吴哥遗迹中行走,总会遇到一些卖小物件的小孩子,讲好英语都己经是标配。有很多孩子还不到十岁,就己经会不只一种外语。“你好,你从哪里来,北京还是上海?“,有一个少年问我。12、3岁的少年,与本地小孩一样黝黑的皮肤,肖瘦的身材。穿着有点脏的运动装,坐在某一处遗迹乘凉,一边和游客搭讪。

据说这可能是骗局,要骗你去做什么,最好不要搭理。不过如果他能就地帮我介绍一下所在遗迹特色历史等,我还是愿意给他一些小费。只不过他想要带我去看什么“特色”,让我又想到了旅行手册的提醒,带你离开主线去看特色的,一定要拒绝。

而我在市区小滩上吃饭的时候遇到的那带着港式口音精通中文的一家子,大概是华裔吧。因为连她家滩位那看起来只有10岁左右的小帮手,那双明眸的大眼投来真诚纯朴目光的小妹妹,也能流利的讲好中文。

中文在柬埔寨的兴起,是时代也是必然。必竟这也是一片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土地。

据载,柬埔寨最早叫“扶南”,存在时间从公元1世纪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末叶,在所有曾经存在过的东南亚古代王国中,扶南的国土是较为广大的,其辖境大致相当于当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同时在周边地区拥有一些属国,其中较著名的是真腊。

公元9世记初,水陆二真腊又归统一,并于公元802建立了吴哥王朝,与唐元明三朝接壤。建国后的吴哥王朝,国势强盛,文化繁荣。对中南半岛几乎所有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国也奠定了中南半岛诸国的文字基础和宗教基础。

而在东南亚历史上一度强胜吴哥王朝,却没有留下什么史料记载。有气候原因,也有战乱原因,具体是何,不是专家学者不敢妄谈。而结果即是致吴哥遗迹一度消失于世400多年。有赖于元朝年间使臣周达观所写《真腊风土记》,在1816年翻译为法文,之后几十年引起法国的重视,根据书中记载,最终发现了消失己久的吴哥遗迹。

书中有描绘真腊国都吴哥城的建筑和雕刻艺术;详细叙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经济、文化习俗、语言;并记载了真腊的山川、物产等,其中还记载了当时居住在真腊的海外华人的状况。近年来,《真腊风土记》作为唯一一本传世记录,己陆续出版法、德、西、日、英等各种版本。成为研究柬埔寨历史风情的重要依据。

我对这其中比较感兴趣的一点是:东南亚很多国家的风俗文化都是受到吴哥王朝的影响。刚来这里的时候,感觉柬埔寨像泰国,现在明白了,是泰国像柬埔寨。文化是从柬埔寨传出去的。

在柬埔寨的后几天,我住在一家民宿。那天我问小哥,“这里的谢谢也是‘ka pong ka’吗”,边说我边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不,我们是‘or gun’",边说也边做了一个双手合十的动作。”不过我们大致是相通的,我可以听得懂“。他很自豪的说道:”泰国的文化都源自我们“。这个我有一些了解,虽然我懂得柬埔寨的历史不多。

而对目前柬埔寨的影响,中国也是一大文化来源。在这里有看到刻着中文的祖先排位和神位。我以为主人家是华裔,问过店员为什么是中文,但她们并不清楚。而后来又见过了挂着和中国民间常用的每天撕一页,有着黄历和农历的日历。更明显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区加只是多了一些泰文。街面上的红灯笼,店门贴的福字等。很多人也许都没有意识这些源自中国,只是日常使用习惯罢了。

坐着Jack的突突车,刚从机场转个角就看到路边巨大的牌匾写着大大的中文“中国菜”。机场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一路沿街的各式店铺林立,没什么高楼大厦。高级点的酒店也只不过几层。更多的是小摊位,和国内城市边角差不多的摆设。一辆装有厨房用具的小推车,简易的折叠桌,放着几张最常见的红色的塑料椅。

机场去市区的大道比较宽敞,随着车来车往,昏暗的灯光之中还是能够看到漫天的尘土飞扬,边上的侧道还有光着上身夜跑的欧美人,似乎这里的治安还不错。公路边己经被磨得坑坑洼洼的柏油路连接着土地面。走进市区之后,这种感觉更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家乡,那个北方的小县城,就是一片黄土地之上,只有主街道铺上了柏油路。

不要说是在黄土地上,就是在柏油路上走过,漫舞的尘土也会沾满鞋子和裤腿。所以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放一把扫衣服的小刷子。从外面回家之前,先扫扫鞋子和裤子上的土。暹粒市看起来同样需要一把刷子,不过他们大部分人都是穿凉鞋,小孩子更是短裤,裙子居多。家门口应该放个洗脚盆比较合适。

暹粒的旱季(11~3月),28度的夜晚,时速40的突突车上,享受着充满湿气的微风,呼吸着扑面而来的沙尘味,回忆着小时候,老家每一条新街铺了柏油路面,都要去走一走。而在暹粒的市区,又看到了这种场景,一路直行了7公里,只有一个红绿灯。不要说从支线的土路拐进主道的车辆,即使是一直行驶在主干道上的车都是不时的扬起一阵尘土。

随着国内的高速发展,小时候的街道早己消失不见。大部分都是在我读书离家后而改变的,没有亲眼见证变化的过程,会导致自己每次回去都觉得回了一个假的家乡。在暹粒市的亲切感更像是回到从前一样。虽然不是记忆中的家乡,却有记忆中的模样。

一辆手扶拖拉机开过,司机大叔戴着一个破烂的遮阳帽,嘴里叼着一根烟。扶着车头长把的双手从手背上都可以看出老茧非常的厚。车斗里坐着一些妇女,带着大包小包。在20年前的老家,这样的场景即是农民进城赶集,购年货。

10多年前,老家的手扶拖拉机己经不再能看见。偶尔还可以见到有方盘的拖拉机拉着一车人进城。而现如今,进入了家家有轿车的年代。再也看不到的场景在柬埔寨频繁的见到,不仅是自己记忆中的场景再现,梦回过去。而且我能懂得他们要做什么,他们的大概心里感受。也许不同的国家想法做法也还是有差,但我现在由心而生的这种自以为理解的感受,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遇见。

我当年在乡下也是曾经有过坐着马车去耕田经历。而现如今的内蒙古乡下,驴基本都不见了,马和骡子也很难遇到了。城市化的过程消亡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己不再见的场景再现的同时,必然是会激发莫名的感慨。

走进暹粒市中心低然没什么特别的建筑,灯光灰暗。道路的中央插满了国旗,路边停着等客的突突车司机休闲的躺在挂在突突拖车的网床上玩着手机,行人不多。经过几家手机店,又看到华为、OPPO、VIVO的门店连着一起出现。

灰暗的路灯之下,飘满尘土的嘈杂夜市,饮食与服装滩住林立。想要过到马路对面也要找到合适的时机,从车山车海中穿梭,市中心外己没有红绿灯。街面上除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突突车之外。清一色的日本制造,竟大多是丰田的豪华版雷克萨斯。本地人更多的是自己骑摩托车,必竟起步价一公里就要1美元的突突车并不便宜。

到住处登记入住之后,马上直奔自行车赛注册处。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紧张刺激的Deadline的故事。

二、Bike 4 Kids

早在9月份,就己经报了12月3日举行的吴哥窟半程马拉松,订好机票列入自己的行程之后就只等出发。自己一般出行不太喜欢看攻略,喜欢随性的走,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更重要的是遇见。遇见一些有意思的事当然是更值得体验的记忆。再者,自己一般都是玩体力行动,出行除了比赛,就是整天步行,穿街过巷的实景体验。很少能找到同行的人,也极少看到合适的攻略,一直以来大概都是在做第一手体验。

出发前1天,11月30日晚上,打开网站想查查去了暹粒哪里领物资。无意看到一篇吴哥窟半马的记录,全文如何游览等等体验我没有在意,之中的一条引起我注意的信息是:作者在马拉松领装备的当天,发现还有一场“Bike for Kids”的自行车比赛,如果早一些知道也是可以体验一下的。我马上去搜索这个比赛,很快查到了官网。

这是同样一场慈善性质的比赛,参赛费用会捐给柬埔寨的儿童基金。虽然网上报名己经截至了,但我还是想试试运气,向联系邮箱发去了一封邮件,陈述自己的渴求,时间己是晚上23点半。

在这之间查阅了关于比赛的各项说明,历年的照片,视频集。并且有关三个类别的比赛:

117K公路车赛,关门3小时。

37K山地车赛,关门2小时。

17K亲子体验组,关门1.5小时。

组委会与一家车行合作,现场提供租车,并提供运送到比赛起点。不过查了一下,只有租车地车。本来是很想报117K公路赛的,但是山地车要持续三小时达到近40KM/S的速度是不可能的,此次赛事就报37K的山地组吧。

第二天早上9点收到回信,告诉我晚上21点之前还可以现场报名。几封邮件往返过后,中午时分,搞清楚了时间地点等注意事项,此时距离出发只剩下一个多小时了。

晚上20:30分左右,到达注册点所在的“Angkor Fashion Plaza"。地处市中心住置的时尚中心,一栋东南亚风情的二楼独栋建筑;安德鲁、耐克等品牌专卖店发出的强光照亮了还漂着尘圭的街道。

填表报名,现场交钱领物$65,手续简单。旁边的合作点租一辆山地车,调试之后先骑回酒店。他们提供的运送到现场我是不需要的,明天一大早我自己骑车去就好。租山地车的25美元是报名费之外的花费,这也是一个慈善的价格。因为暹粒正常租一辆山地车一天只要4美元。

刚来柬埔寨一个多小时,就己经骑着车在走在路上,是我适应环境迅速,还是这里的环境很适合我。Deadline之前的各种紧张情绪全面消除,并己切换为对这里升起的的好感。

车没有配锁,回酒店后我问前台有什么锁或者可以停放在室内。前台和小妹和我说:”就放外面没关系的,我的摩托车也停在这里“。原始的淳朴让我不禁双手合十赞叹一翻。

到柬埔寨3个小时不到,见到在大道上夜跑的欧美人,报名赛事及租赛事山地车不需要任何证件,车放在酒店门口不需要锁。初见之映象如此之美好~

早上5点从酒店出发,街道仍然灯火辉煌,路人很多,车水马龙。突突车载着客人来来往往,有的滩位还有客人坐着,有的小滩开始收拾打烊,原来这是一座不夜城。胸中早己把看过的路线铭记,初来咋到却又似熟门熟路,该拐该冲随意行走,这是多年来外面行走练就的技法。

骑过暹粒河上的小桥,拐去吴哥方向的直道,车速提升到30迈。离市区越来越远,逐渐越走越黑。为了保护这举世闻名的遗迹,吴哥窟附近几分里都不允许有现代化的建筑。所以在市区到吴哥地区的几公里间一片漆黑。

凌晨的郊外还残留着昨夜的酷暑,热气从地面升起。没有车灯的自己在这里以30K/小时的速度穿过迎面而来的冷风与地面升起的热气,在土地上掀起一片尘埃。

驶向吴哥地区的道路,会穿过更多的红土地。一辆辆车飞驰而过刮起一阵千年的红尘。一些有心的突突车司机都会为乘客准备口罩。虽然我骑车的速度不亚于突突车,不过并没有戴口罩,也没有把缠在手腕上的魔术头巾用来挡灰尘。偶尔来一些有泥土味的空气,总有一种回归原始荒原的淋漓快感。

不要说三三两两有一些骑车的人群被我超过,就是突突车也都被我甩到背后。第一个丁字路口是吴哥遗迹的真髓吴哥窟所在地。绕过俗称小吴哥的吴哥窟继续直进,再遇到一个丁字路口的时候就是俗称大吴哥的吴哥城,穿过千年屹立的高棉城门胜利之门,来到吴哥城的中心——巴戎寺,也就是赛事的起点所在地。这一路猛冲离酒店十几公里的路程总共也不到30分。

起点到处找不到存包处,也不知道自己问错了人,还是压根就没有,总之一直没有找到存包的地方,看着大家都己陆续站到了起点,队列中也有一些背包的骑手,也只好背着自己的包列队。包虽不大,但总的来说还是会有一些影响。

首先出发的是37K山地车组,黎明的程曦还没有亮相,灯光四射的赛场之外仍然是一片漆黑。占了一半的欧美选手大多挤在前排,柬埔寨本地的选手也不少,且偏年轻化,装备都很专业,有自己的战队与队服。反倒是只有老外们穿着组季会发的赛服。

1861年,当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发现了沉睡了400多年的吴哥时,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吴哥是古高棉王国的国都……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一见到吴哥的寺刹……..喜悦和仰慕之情油然而生,一瞬间犹如从沙漠踏足绿洲、从混沌的蛮荒进入灿烂的文明…..”

而今天的自己,在凌晨之前就己进入还熟睡着的吴哥腹地。在一片混沌之中穿过千年的古迹群,当吴哥睁开眼看到新一天的曙光之时,这束阳光中有我的身影。

天色己微微泛白,为发言的鼓掌一而再三,“砰~”随着发令枪声,整个车骑如离弦之箭冲出去,离开起点只不过30多米,就己听不清群众的欢呼,只听到耳边的风场呼呼吹过;车轴快速环绕的声音整体而响亮;地面和轮胎磨擦声低沉而持久;三声一同混搭出吴哥车赛的交响乐。

开头几公里转弯不少,我的背包不断掉左掉右。时不时得空一只手来正一下背包。不过己经进入机械式运做的双腿是没有一点松懈,一直保证自己冲在第一集团。压弯道的时候,看到路边沙土还是比较多的,倾斜度不敢太大,避免滑倒。而没有压住速度的自己,有几次都逼近了开路摩托,不得不适当减速。

虽说自己山地车旅行经验丰富,但是自行车赛这还是头一次出赛。第一次预定参赛,是在2011年的3月12日,日本东北大地震的第二天。我大老远的赶去参赛,却被告知因地震而取消。从那之后虽然一直还想参赛,但再未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一眨眼己是6年之后,意外的机会得到出赛机会。一出赛就能稳定在第一集团,心里还是备感兴奋。

几公里之后,冲出密林进入大道。几公里的直道之上,速度更上一个层次。进入状态的第一集团军己全面形成单线列队,一个稳定的破风阵列。虽然速度越来越快,却不像前一段路那么费力。选手们开始补水,低腰、伸手、拿水、入嘴、挤水、放回,一个连贯的骑车喝水动作在几秒内完成。

大道上有一些突突车,但都会被我们快速的超过。我想要知道速度,却没有多余的目光去看开着GPRS计时的手表,只能紧盯着前一位的选手后背,紧紧的稳住自己的位置。一旦稍有落后,被挤出破风阵列之外就会面临着强大的风阻,迅速的消耗掉体力。

经过一些村寨和摊位,引来一些目光与欢呼。一些推着差不多和身高一样自行车的小孩子追着我们边跑边喊加油。进入土路地段,崎岖的路面还在洒落着不少的小石子。被雨后被车轮压出车轮痕迹而又干成蜿蜒车道泥土道,让拥有良好避震系统的车子还是猛的抖了起来。

猛抖的车身在一个下坡处眼看着就要和前面的选手追尾,轻捏车闸己经拉不住拥有绝对速度和惯性的战车。而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硬刹车,只能猛的拐到一边绕个小圈子再兜回来。

旁边的几名工作人员眼看着我向他们冲过去,猛得四散跑起来。我也没空和他们说抱歉,这个小圈兜的倒是不大,可是路况极度危险,高底起伏的泥土地自不用说,足够车翻人摔的大坑也有好几个。

好不容易回到列队中,己经被后面紧贴的选手占了我刚才的位。而这时己经开始进入森林小径,除了跟在队列后边继续前进外找不到还有可超车的可能性。

在森林中骑行,还是头一次。以我多年的户外经历,除了注意路面之外,还要注意左右穿行的宽度,注意高处的树枝。不管是挂到胳膊,还是挂到头都是死啦死啦的。左拐、右拐、低头,从小坡上冲起来还要腾空飞一段,压低了重心踏稳腿蹬保证平稳落地的同时还要迅速的再加起速度来。

背上的包更是摆来摆去,我再也没有空闲的手去拉正背包了。而且随着深入森林腹心,地面不再是硬土地,变成了黄沙。影响速度自不用说,摔倒的机率也大大的增加。精神集中百分百,双手紧握车把,用整个身体来控制车身的平稳。

突然前方车手倒地,我离他的距离只有不到1米,在如此高速度前进之中,能反应的时候不足0.01秒,本能的捏车闸,并且迅速掉转车头。

就这么撞树上了,还没认真体会撞树的感觉就己回弹倒地。而我丝豪没有迟疑,又在0.0几秒的时间内迅速爬起来。在这不到一瞬间,前面倒地的车手己经起来了,和我说了一声“不好意思”。又转身出发~

啊拉~说的是中文哦。看起来中国来参赛的也是有相当的高手存在。

这一下,我成了独行侠,只是几秒的迟疑时间,己经和前面落下了几十米的差距。密林之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而后面的第二集团,还被我们远远的甩在后面,几秒的时间还不至于追上来。

落到后面的一个人感觉速度下降了很多,落了单瞬间少了很多冲劲。而这种布满沙地的林间小径也是无法尽力的追赶。只好享受着环境带来的新鲜感,就这样前进着。

几公里后,冲出森林又看到了前面的队列。离我有近100米的样子,还是有很大追上的可能性。然而这一段是完全的石子路,貌似有五米宽的道却铺满了大概6米宽的小石子,一直蔓延到周边的林木。

我骑着刚租来的车,骑行在如此糟糕的地面。完全不知道这辆车能不能承受这种颠簸,也不知道车胎是否足够的弹性不被碎石子顶爆胎。有力不敢发出来,眼看着前面的队伍渐渐扩大了距离。

这一段路,也是好几公里之长,抖得我手都要麻了,屁股早就不坐在车座上了。本身在赛车的时候,车座就是半座的状态。遇上这种颠簸的路,更是不能坐实了。

即将冲出碎石子路,一条大道横在面前,两个工作人员站在一边没有指路。我大声喊起来“左边还是右边”。这时工作人员才开口,“右边,右边”。前面是吴哥名胜圣剑寺,路边有几个小孩看着我,和他们快速的点了一个头,继续加速度。

回到大道再次迅猛冲起来,穿过起点进入第二圈,听到旁边很大的欢呼声。但是己经落在队列后方的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却再也没看到第一集团的影子。第二圈进入村落的时候,追上了17K亲子自行车的选手。看到他们休闲的骑行,停停拍拍的惬意。我不由得得放慢车速,避免意外。

再次经过森林小径的时候,前面有一队小学生,互相还讲着英文边聊边缓慢的前进着。反正我己经再追不上第一集团了,就这样跟在他们后面前进吧。而且我觉得这样的单行道,也没法超车。

没几分钟,后面巨大的喊声:“Excuse me~~~"。欧美人迅速的冲了过来,硬是从大家边上挤过去。好些小朋友扑在路一边给他们让道。我这时候有点懵,是要勇往直前的冲,还是要保护一下花朵,不要挤到伤到他们?

37K对自行车赛来说,是一个很短的距离。1小时25分的战斗,随着了阵呐喊声冲过终点,还没有感觉很累就己经结束。还没有感受足运动的淋漓舒畅就己经完成了赛事,一种施力未满的遗憾的感才会让人对下一场比赛更有期待,而这种感觉在下车落地的瞬间就被疼通击破。

右腿一落地就没了感觉,整个身子开始倾斜,稳定好之后才感觉到。右膝肿痛异常,应该是林间那一撞造成的,虽然当时在比赛中完全没有感觉。看了一下己经肿起来很大的包,有点无法正常走路,扶着车向医疗点走去。

简易搭建的医疗帐蓬下,几个医生围着一个白人壮妞用酒精擦洗伤口。混合着鲜血和泥土的酒精从身上流下来,在身上画出几条痕迹之后滴到地面。壮妞一只手还拿着冰袋按在后劲,看样子摔得极其惨。这壮妞看也是多年的运动老手,没有一点痛苦的感觉。

医生看了一下我的伤处,拿来一个冰袋简易冰敷了一会儿,喷上外药己经好很多。在伤员记录册上登记的时候发现,我是今天第四个记录在案的伤员。

终点提供简单的餐食,作为领过餐食的记号,用色笔在手上点了一点色块。此时还不到8点,但是气温己经接近30度,初升的日光己照得人发烫。117K的公路车赛事还在进行着,发奖仪式还需等待。我这没拿到名次的,收拾收拾准备走吧。

归还山地车的过程也是简单便捷,微风擦过吴哥王朝千年古墙吹到我身上,配合着己倍感炙热的晨光,一身舒畅向场外走去。一排排的突突车司机己经在招手。

回到酒店正欲泡澡之时,才发现腿上的伤并不是只是右膝那么简单。右腿也青了一片,左膝也青肿开始发红。刚才一直太兴奋了,完全没有注意到。

拿出冰箱里的瓶装水继续冰敷,从刚才的无所在意开始有一些胆心。必竟第二天的半程马拉松才是真正用腿的赛事。简单冰敷之后,开始考虑出去买一点喷药。

马拉松的装备还没有领,往返5公里的路本来是想要骑车去的。现在嘛,就步行喽。走慢点,缓解一下伤处淤血。





三、千年古迹中的跑者

正午时分,走在暹粒的街上,强光直射,戴了遮阳帽仍然有点睁不开眼。街面依然尘土飞扬,但人来人往都毫不在意,垃圾任意的堆在路边,苍蝇与蚊虫共舞。路边很多人躺在吊床上玩着手机。大部分店面门口都有放着一个巨大的油桶,旁边摆着一排排几升装的水瓶里,装满了汽油,方便司机购买携带。

有的小卖部门刚从冰箱里取出大块的冰,看起来有6块板砖大。对于炎热的柬埔寨,冰块肯定是日需。但是如果没有批量购买的食用冰,自己来冻冰那不是更加的耗电吗?也有人说,这里的冰都是用自来水冻的,千万不要喝加冰的冷饮,包你拉肚子。真相是什么我没有尝试过,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自来水出来的最好不要喝,用水壶烧开了也不要喝,基本不属于可饮用水。

而尘土、垃圾、水质等相对应的,却是这里有着蔚蓝的天空,一眼望去目光穿透明镜的天空看到远处的风景。没有一丝杂霾干扰你的视线。日常的垃圾和尘土还不至于破坏原始的环境。没有工业化的柬埔寨享受着自然的清新。

与周围店面和民房都格格不入的就是各式林立的酒店,耸立在全市各处。城市里的普通居民大多被晒得黝黑,穿着简朴陈旧,很多小孩子光着双脚更显得脏的。不过这些看起来很乡土的民众却没有那种迷茫无知的眼神。每个人一开口就能说出几门外语,这确实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能量。

吴哥王朝马拉松每年都有三场,3月、8月、12月。3月超级越野赛,8月全程马拉松,12月半程马拉松。直到今年12月我才终于抽出来时间来这里,只好报名半程马拉松。吴哥窟地处低纬度地区,属热带气候,11月至4月是柬埔寨的冬季、旱季,天天丽日蓝天,吹较干凉的东北季风,平均气温为25℃~32℃,是最佳的跑步季节。而这个时间点意外的又赛了一场山地车,也是很幸运。

虽然每一场次的比赛对本地人来说只要收外国人的1/3报名费,但是本地人仍然少得很。基本都是外国人在参赛,就领物次会场所见,会以为这是一场在欧美某一国的比赛。以白人为主的欧美各国人大概点了70%以上,东亚人一直以日本人为主,近年中国人来得也越来越多。

除常备物资之处,一个小小的手电筒算是特色。必竟大家4点多就要出发到会场,路上一片漆黑。而一个外涂伤痛药膏真是来得正到好处,马上就利用起来,给自己青肿的双膝来一剂良方。

走在路上有一点拐拐的感觉,痛楚己经消去了很多。但是酒店的泳池己经成了摆设,想要下水舒展一下身展,却发现双膝能走不能游。水下痛感增加120% 。

傍晚时分,为了解决第二天往返吴哥遗迹的交通,决定出去租一辆自行车。而且赛后几天才真正的要在吴哥窟行走,交通问题我还是自己解决,不需要坐突突车。坐一天突突车要20美元,骑一天自行车只要2美元。像我这种体力无限钱包有限的人,根本不需要考虑就可以直接做出选择。

本来想着快速的租一辆车就回来休息,结果因为自己之前报名参赛租赛事车都不需要任何证件,这一次出门也就没带证件,而导致自己来来回回走了10几公里。终于在一家民宿租好了车,刚骑回来又发现自己很多钱都夹在护照里面押在了租车处。

民宿店的姑娘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看到钱放在里面了”。就来暹粒这两天的经验,我也丝豪没觉得紧张,这里己经让我感到了很多原始的纯朴和信任。我要给她小费做为感谢吗?还是干脆再来点直接的,接下来的几天住宿都订这里吧。

这家民宿在市中心,临接穿过市区而过的暹粒河,一栋两层楼的家庭式别墅旅馆。从门口走进来,几套简易的竹木桌椅,靠着墙边有一个小池塘种着花花草草,也摆着各种饰品,几盆吊兰从2楼垂下来。院子里几辆自行车等待客人出租,大厅门口的吧台上摆满了各式洋酒。一张很大的平板床就放在门口,是他们一家吃饭和晚上睡觉的地方。整个装修都是以竹木为主,木板墙,木地板,竹椅竹柜。

脱鞋之后进入大厅,踩着咯吱咯吱的木地板上楼。穿过摆放着休闲沙发、书架的楼阁,来到我订的房间。全木的的房间,格调甚好。

房间里放着的那一台18寸的非纯平老式电视机。频道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是英语节目,有一些都是直播的欧美频道。头一次看到BBC的直播,也是让看了这么多年转压版的自己兴奋了一阵。画面中一组黄蜂大战狼蛛的诡异风也让我决定要出去吃一餐烧烤大蜘蛛来庆祝首次看到的直揪。中、日、韩三国的肥皂剧都有,这些节目的配音倒是高棉语。

二层的阁楼休息休息,看看书,吹着微风,喝杯咖啡,写写日记。这一期间,对柬埔寨的历史也查看了不少,之前除了吴哥窟和红色高棉,对这里是一片空白。当年集合了洪金宝、元彪、元华、林正英等一批影星而拍摄的关于柬越美战争电影《东方秃鹰》看了好几遍,还被央视翻拍了一部抗日片《国际大营救》。只不过对背景的历史并不很清楚。

我一直以为越南侵略了柬埔寨必然会两国仇恨,而来这家民宿租车那一天,我迷惑了。给我配的密码锁,密码为1979。我一看这密码就想到了柬越战争。”我懂一点柬埔寨历史,我知道这一年是什么意思“。当我和店员妹妹说了这些之后,她说:”是的,这一年是和平之年“。我一下没反应过来,为什么越南入侵这一年是”和平之年“。当时没好意思深入的问,怕不妥之处引起不快。

事后自己再一查,1978年才是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年,并且迅速的得到柬埔寨民众的支持,并于1979年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所以1979年成为柬埔寨民众口中的”和平之年“。柬埔寨人把外来侵略者推翻自己的政权叫做”和平之年“,那个三年间杀掉1/3柬埔寨人的红色高棉是如何的可怕。红色高棉是如何上台的……不能再写下去了,此问题就此结束。

骑上租好的单车离开这家店回到之前酒店整理一下第二天的行装就入睡,第二天4:40出发。因为这次租了一辆休闲车,没有了山地车的速度,需要提前一点出发。街面上一如既往的热闹,而相对于昨天的自行车赛,明显今天的马拉松赛更人气,一辆辆突突车载着选手向起点驶去。

进入吴哥地区是有一个关卡要检查门票的,不知道昨天是不是我冲的太快没注意就直接冲岗而过了。今天被拦住查票,亮出马拉松胸牌之后过关继续前进。经过小吴哥的时候,过多的突突车己经挤成了堵塞,我一辆单车的的优势开始显露。

左穿右拐,越过障碍一路向大吴哥骑去。拥堵的突突车在漆黑吴哥列起了灯光长蛇阵,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公路边升起的尘土让此长蛇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没有人按嘀嘀,没有路怒症,大家都静静的等着,缓慢的移动着。

这一条“长蛇阵”一直连到大吴哥城的城门前的石雕“七头眼镜蛇”,众天神和阿修罗怀抱柬埔寨传说中的龙蛇,演绎着叫什么“搅拌乳海”故事。

搅拌乳海是最著名的古印度神话故事之一,为了取得长生不死的甘露,修罗(又称天神)和阿修罗们决定合作,并约定求得甘露一齐分享。双方以曼荼罗大山为杵,大蛇婆苏吉为棍,维护之神毗湿奴化作大海龟支撑。天神持蛇头阿修罗持蛇尾,日夜不停地搅拌乳海,一直持续了数百年。在吴哥寺的东侧回廊,吴哥古城的城门和圣剑寺大门等地都能看见天神和阿修罗搅拌乳海的身影。

而现在,为了把参赛选手送到起点。突突车的司机们和其它车司机们一起合作,组成新的“长蛇阵“,并且在每年的赛事当天把大家送来巴戎寺。传说中的”蛇“与现实中的”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相连。也许,现实中的”蛇“也会就这样持续数百年。

在只能同时通过一辆车的城门口很多车都选择了掉头,一些选手下来开始走路。我的单车倒成了最快捷交通工具,超过人群向起点驶去。5:25分到达起点,停好车之后看了一下,还有几辆自行车停在边上,也不是只有我愿意这么么玩体力。

和其它赛事完赛后按摩不同,这里的按摩帐蓬里的工作人员己经开始为选手按摩了。高棉按摩也是当地很不错的特色,我还是习惯赛后再按。这时候只要去存衣点更衣存放,5:35分进入赛道等待发令。被西方列强夹在人群中的自己显得特别矮小,前后左右只看到人头。

6点己近,天仍未明。组委会大概怕大家摸黑跑起来不太安全,本来6点开跑的比赛,现在才开始要发言了。还要有请什么人物来个演讲,“演讲~!”。有人开始感叹,接着大家有一些不太爽的嘀咕。6点十几分,终于演讲完了,一阵拍手附合之后。听着广播开始倒计时,大家根着一起喊起来,“10、9、8~~~3、2、1”,我提步起跑却直接撞到前面的人背上,我还没反应过来只发现好多人开跑,也有好多人没开跑。

那倒计时是在干什么,广播又响了。我们有请另一位领导发言。“啊拉法克,你演讲倒计个什么劲儿!“ 前面一位选手举起手表不停的敲,也听到了一些选手按下了起跑的滴滴声,又不得不再次取消。

6:29分,终于发令起跑了,差一分被你们拖了半个小时。参加这么多年马拉松,这还是头一次发令拖延这么久。而且看起来并不是无意间的拖延,曾在国内的赛事遇到一些拖延,都是赛前例行公事的时间没有把握好,拖延了一些时间。而吴哥这次明显就是压根没打算整点发令,慢悠悠的例行公事。

我在申请柬埔寨电子签证的时候,最快的速度就拿到了结果。看到有一个字母有错误之后,给他们官方留的电子邮箱发信陈述问题,只用了5分钟不到就收到了修正的签证。那时候还在感慨这个国家官方机构的办事效率是如此令人赞叹。今天又体验了另外的一种”休闲“。

这个早上,发现自己双膝己经由青肿变成了黑青。不过如果不碰触,并不是感到特别痛。放慢一些跑,应该还是没有问题的。以4:30M/KM的配速前进,从巴戎寺的起点跑出,经达十二生肖、穿越胜利之门跑出城外,仅仅1公里不到就有了第一个补水点。

身着白色赞助服装,画着浓妆的女孩拿着还没开口的瓶装水递给大家。水瓶上厚厚的水珠,看起来刚从冰箱里拿出不久。东南亚地黎明,气温即将冲上30,温度超过60%。水分散失也很快,更多的被水需求让补水点也出现的这么快。

只不过她们即不把水倒进小杯里,也不打开瓶盖就这样递出来,有点不是很理解。我拿到水,打开瓶盖,喝一口就扔。又浪费时间体力,又浪费水。

3公里过后,己经把普通跑者都甩在了身后,能在4:30这个配速上前进的,都是长期训练有一定实力的选手。我因为膝伤己经不敢再加速了,就这样坚持完赛即可。看到路边加油伸手和大家击掌的小孩子,也都过去和他们一一击掌。

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怕碰疼小孩子,一般我都是伸出手不动随着身体向前,由小孩子拍我,感受到一个个湿润嫩滑的小手掌。大多应该都是附近的农家,穿着简朴的乡土气息,女孩子们散着头发,发黄的发质有点脏的感觉,却能够喊出纯正的英语来为我们加油。

看到有小孩子抱个箱子来捡选手们喝剩下的水;还有带了一个大瓶子,把水都装起来带走。又是一次想起自己的小时候,90年代的北方小镇,那个同样物资稀缺的年代,我也曾特别的珍惜瓶装水,也同样喝过别人的半瓶水。

这几天见过的小孩子只有在自行车赛中碰见的那一小队有着富二代的感觉,皮肤白皙,装备统一整齐。其它大多都是晒得黝黑,看起来很瘦小,营养不良。小男孩一般都是短头发,小女孩头发蓬蓬乱的披着,都是黄土色。衣服不知道是穿太久还是不常洗,亮色系的同样显得很灰暗。大部分小孩都穿着拖鞋。

在吴哥地区,放学后的小孩会挎着类似老电影里街头卖烟的那种售货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当地的纪念品或手工品出来兜售。有的合围着你转,但也不会硬缠着。从小就习惯了用外语和外国人打交道的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很乡土,但每个人的眼睛却又是那么的有神,没有那种迷茫和无知的呆滞。

有朋友说,她遇到的小女孩和她说 “If you buy one, you are a pretty girl; otherwise, you are not.”突然间有点羡慕他们,能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地方成长。

先于普通组出发的轮椅组己经在前面开了路,穿着的赞助衫来自上海某产品。相对于普通跑者,轮椅跑者,会引来更多人的注目与欢呼。生命总是以它多姿多彩的形式在地球各处绽放着。轮椅跑者——就是那万绿从中一点红。闪耀着光辉燃烧着,我的双腿不能奔跑,但我可以用双手奔跑。没有健全的躯干,却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的毅力。

茶胶寺、塔布笼寺、皇家浴池。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景点在我们的路线边上经过。但是除了胜利之门是穿过古迹之外,其它的仅仅是经过,还没有看清大概的模样就己经快步跑过。而正是这种朦胧感带给大家更多的神秘,莫不是守护吴哥的众神也加入了赛场和我们一起迈步。

一路跑过,只有在8公里处的皇家浴池附近集中的加油民众比较多。其它地方,三三两两见到的都是小孩子,13公里处的小村子,一所建设良好的小学校,看起来更像是某组织的援助而设置,在路边特别耀眼。

7点多,阳光刚刚穿过树林铺在了赛道上,就己经毫不客气的把热感传到了穿梭而过去人群。补水的需求更加大了起来,遇到了体能饮料更是不可放过。刚离开补给点,就又感觉缺水。不知道是环境还是心理,总感觉较以往赛事更加缺水。

带着浓厚盐分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手擦一下汗,看到汗液还带着红色的尘土。擦汗的次数多了,总会不小心把混着盐和土的汗水弄进眼睛。又是了阵刺痛。一路频繁出现的补给点,这时候才觉得怎么离得那么远。终于接过寨妹递来的水,洗脸的同时混着盐和土和汗水的瓶装水那自然的全流过嘴唇,渗进嘴里。一股复杂的味道源自马拉松的综合功能饮品味。

赛道是不封路的,昨日的自行车赛就要一边比赛一边注意过往的车辆。相对于昨天的速度,今天的奔跑,躲避过往车辆就更显方便。只是有车开过之后,扬起的一阵尘土又要成为自己肺中之物。

折返之后,对面跑过的人群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不同国家的选手跑过,国内的跑团更是举着大旗招摇而过。穿着不同国旗服的选手也都在为自己的国家打CALL。边跑边聊还拍个没完照片的,十之八九应该是国人。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的消瘦大妈,一看就是日本人。或者就不能叫大妈,应该叫大姐。20多岁的女生中日两国不太好从外表区分,只能从动作行为来区分。但40多岁的中国大妈和40多岁的日本大姐那真是一目了然。

大妈这词吧,总是有些乡土气息,发胖、嗓门提升、无所畏惧。当然大妈也是很兼容性的,佛系、慈爱、热心。总的来说吧,不管那国人,过了40岁风韵犹存的气质女性就叫大姐。反之就是大妈。大叔和大哥也是同理。


吴哥古迹,年久失修的道路,磨光了柏油的路面露出了小石头。即使我事先己有预感而穿了厚底鞋仍然觉得脚底痛。从第13公里开始就开始感受到了强大的脚底按摩,到17公里时,双膝也开始感受到剧痛,继续放慢速度。那就开补吧,之前都是小喝一点水,不吃食物。虽然路上的食补也只有香蕉。现在遇到补给点不只是喝水,连香蕉也开吃。从可爱的寨妹手中接过补给,享受最后几公里热情~

赛道平坦没有起伏,本应是跑PB的一个赛事。赛会的记录成绩却出奇的差,比平均值低了差不多10分钟。按摩石一般的路面和气温都是影响成绩的主要成因,再者,这是一场自由参赛的马拉松,并不会主动邀请顶尖选手,成绩不及一般赛事也实属正常。

最后三公里,回到大吴哥的范围,唯一的穿越千年之步伐就是往返于城门之间,而摄影师也是必然会在胜利之门为大家拍下经典的一刻。

离终点还有500米,周围助威的,观战的满满的人群,还有10K的选手大军正在冲线,热闹非常。本来习惯性在冲刺前做点翻滚、侧手翻等动作来几张经典的记录。结果和10K的选手群撞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谁。这种终点就不要再想有什么单独的纪念照。

拿到的第一瓶冰水直接倒在了头上,再穿过清凉水喷雾,走去按摩点按按腿脚。按摩点的选手还不多,过去直接有位置。不知道是柬埔寨的大妈力大无穷,还是我刚经过两天试练的双腿缺乏对外力的抵抗,按得我半瘫在椅子上疲惫的身子差点一跃跳起来。我又指点大妈给我的伤膝擦上镇痛油。

站起来的瞬间,还是疲惫。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走到补给点,两个大冰池里泡着的全是功能饮料和可乐,随大家自由取用。看见几个欧美人拿起一堆装自己包包里,还真是不客气。先拿一罐喝着,走走歇歇。过一会再来就只有水了,还是得庆幸跑得快还见到了饮料的面儿。参加了这么多年比赛,不变的经验就是,跑快了嘛都有,跑得慢了连水都没得喝。多么简单粗暴的动力。

对于第一名是谁,己经没有了太多的兴趣。终点提供的各式互动,拍照背景墙等等都不想过去。只站在巴戎寺前拍下挂起来奖牌,奖牌是金色的吴哥窟。相对于拿成绩跑名次,在这次奔跑更多的应该是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而官方拍的照片和成绩在第二天拿到。全套照片$39.95,一张照片$19.95,我只需要这张有吴哥特色的通过胜利之门后的照片,再加了一个特色的外框变成$22.95。买定离手,下载照片。不要嫌贵,国外大多是这个价,知识产权保护特别重要。

终点的领奖台旁看到有丰富的餐饮,看着相当高级但却没几个人在里面,果然工作人员说这是VIP专享。一般跑者只可以领水,没有食物。搜噶,那就这样吧,我也不打听如何成为VIP了,反正我一般刚跑完都是累得不想吃东西,再加上此时也才8点多,我可以回酒店吃早点。

8点半刚过,骑上单车穿过还在跑回终点选手人群,向市区骑去。时而喊两句,给未完赛的人群加油。挂在我胸口的晃来晃去的完赛奖牌吸收着清晨的阳光闪闪发亮,吸引着即将冲线选手们的目光的同时,也会必将带给他们一定的鼓舞。

到各地去参赛,和本地选手一起竞争的同时。了解他们去跑步的认知,了解他们的跑步文化,日常的训练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能再交一个朋友那就更显完美。但是在吴哥的赛场上遇到的柬埔寨人真的少之又少。自己试想了一下,如果是90年代的中国,奔跑在马拉松赛场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大概都是国家队吧。即使在现在的国内,马拉松赛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是能跑的。本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但实际上跑来跑去总是固定不多的那一些人。这里赛完,又去那里赛。离真正的全民运动还早得很。

在市区内遇到的那一些本地人,和他们聊起我来这里参加马拉松的时候。和他们交流的过程,感觉这场赛事就是为了外国人而举办。

经过吴哥遗迹的精华,小吴哥——吴哥窟的时候终于看清了围着护城河的古城,两次经过这里都是黎明之前,没有看到真正的景色。而这个时候,也只不过当它是路边景观,仔细游览还不到时候。回酒店食早更衣之后,再等我回来。

接近市区的路上,挂满了大小马拉松广告的条幅。不知道是去年还是前年的宣传照片放在上面,仍然是经过胜利之门的地点,跑过不同肤色的选手。一种国际比赛的直面感。

一路上多辆突突车载着完赛的选手回城,每经过一辆车我都会提高车速和他飙一下,彰显一下体能的充沛。走到路上的右腿己是伤痛难忍,但骑在车上仍然能发出80的能量。

半小时不到,又飙了十几公里回到酒店。早餐之后整理行装,和各种热情的工作人员说再见。背起自己的轻装小包,骑上小单车,骑去订好的那一家民宿店。

四、高棉的微笑VS吴哥之美

傍晚时分,落日之前。再次骑车去往吴哥窟,去感受落日之美。日出日落是吴哥窟最仍然欣赏的美景之一。第二天清早继续早起,冲来看日出。

这是一个发展很慢的国家,这一个休闲的国家。还没有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急躁,很多人享受着休闲与自然。这里经济落后,却又不比世界上任何缺乏国际化。这里同样在高峰时期的高峰路段会有交通拥堵,却没有滴滴噪杂的路怒症。

在参观柬埔寨国家博物馆的时候,正好看到大厅的电视播放新闻。熟悉的政府官员见面的场景,虽然听不懂说什么,也看不懂写着什么。但上面柬埔寨和老挝两国的国旗悬挂,总还是可以看得出友好的邻邦又在握手互动了。文化、种族、语言、习俗等相近的邻国,总是会有关相生相克种种瓜葛。想更多一些对古代柬埔寨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之后还需再去越南、老挝走走看看。

《吴哥之美》一书写道,吴哥王朝来自印度教的信仰,空间在严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通常寺庙建筑以五层坛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由平缓到陡斜。每一层跨越到另一层,攀爬的阶梯都更陡直。角度的加大,最后逼近于90度仰角。攀爬而上,不仅必须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也要专心一意,不能稍有分心。

吴哥寺庙的崇高,却是在人们以自己的身体攀爬时才显现出来的。 在通向心灵修行的阶梯上,匍匐而上,因为愈来愈陡直的攀升,知道自己必须多么精进谨慎。没有攀爬过吴哥寺庙的高梯,不会领悟吴哥建筑里信仰的力量。 许多人不解:这样陡直的高梯不是很危险吗? 但是,从没有虔诚的信徒会从梯上坠落,坠落的只是来此玩耍嬉戏的游客。吴哥寺庙的建筑设计当然是为了信徒的信仰,而不会是为了玩耍的游客。

多年来走南闯北,登过高山爬过塔顶。自认为从来没有什么恐高的感觉。却在我攀爬阶梯之时,无意的向下看去而双腿微有颤抖。一瞬间收神归位,只看着这脚下的阶梯,想着这千年古迹。专心的一步步爬上,即是排除杂念的游客,又像是虔诚的信徒。不看前方,不想背后,只感受着自己攀爬在千年的古迹之上。

每踏上一步,都是心灵的提升。每一步都需要一个“慢”字。“慢”即是“静”,“静”则“不燥”。不急不燥即为修行。来吴哥比赛,就是需要“慢”,是一场修行,是一次穿越。感受赛道,感受人文。

在这里短暂的几天己让我能从心底感受到”高棉的微笑“,也明白”吴哥之美“需要”慢“步去感受。因为气候而需要”慢“,因为尘土而需要“慢”,更是因为时空。几个小时的赛事在吴哥王朝的历史长河中并不会留下太多的印记。这种印记只会留在所有参与者的身上,让大家更懂得如何去感受“慢”之美。

”慢“步在吴哥王朝,一阵微风轻轻吹过,也许那就是一股吹拂了千年的“高棉的微笑”。





骑得了车,跑得了步,自拍得了照~一个人的旅程越走越好~

2019 吴哥窟国际半程马拉松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api.iranshao.com/diaries/199273

您需要才能回复
  1. 17d86042374159d5de81ba7fcb6bed11
    青科LXLv.3
    2017-12-26 21:37:06
    记录滴真翔实,棒!骑了车还有体力跑马,牛!

    回应

  2. E8f027832df789fd61c6c48f9cee3dcf
    风林火山Lv.9
    2017-12-27 10:03:53
    记录滴真翔实,棒!骑了车还有体力跑马,牛!      青科LX
    多谢多谢~

    回应

  3. 0a6b48c3893c247cce1c88802373fea4
    GRINDSLv.12
    2018-01-01 11:56:15
    去跑了半马 还真不知有个自行车赛 要不也报名了

    回应

  4. E8f027832df789fd61c6c48f9cee3dcf
    风林火山Lv.9
    2018-01-02 16:03:36
    去跑了半马 还真不知有个自行车赛 要不也报名了      GRINDS
    下次下次

    回应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