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腹黑跑者 你会在跑步时动这些小心思吗?

我为什么会这样想?

跑步作为一项体育活动,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在跑步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我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

我讨厌那群跑者

这一想法可能阴暗,但又真实。

即使在跑圈,也有一个个小团体,我们总是在心理上划分界限,认同群体内的跑者,而或多或少地排斥群体外的跑者。

如果你是一名休闲跑者,那你可能会对严肃跑者关于训练计划的喋喋不休感到厌烦。 

如果你是一名严肃跑者,那你可能会对休闲跑者在跑步上的不求上进感到不屑。

当我们进入一个群体时,就会无意识地受到该群体共同价值观的影响。随着你对该价值观的认同,可能就会开始排斥不同价值观的群体。 

跑者群体间的差异又会活跃跑圈,为跑圈带来话题和氛围,以及品牌方带来不同定位的装备。

我的专属幸运物 

这或许是跑圈中的一种“迷信”:部分跑者会有某种幸运物,可能是一双跑鞋,或是一条手环,甚至是一件内衣。 

在日常训练或马拉松中带上它,可以避免跑崩、提高状态,说不定还能轻松PB。

不论事实是否如此,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都是由我们之前的经历所决定的。 这件幸运物可能陪伴你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马拉松,或曾伴随你走过人生的低谷,或是偶像、恋人的信物,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两件毫无关联的事件A和B,事件B发生在事件A之后,有时我们会错误地认为AB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一种常见的谬误,也是各种迷信行为的原因。

但这并不意味幸运物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毕竟它蕴藏着你对跑步的感情,也可以给你积极的心理暗示。

我的主场我做主

这是公认的“主场优势”。这个主场可能是你平时刷圈的田径跑道,也可能是你所在城市的马拉松赛。

只要跑在熟悉的跑道上,我就是最靓的仔,两旁的观众都在为我加油助威,即使超过我的跑者也是在为我破风领路。

在心理学上来说,主场优势其实就是一种领土意识。既然是我先来的,那我肯定更有话语权,不想理直气壮也难。 

但有时太强的自我意识,可能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高估自己的能力而跑崩,毕竟老司机也有翻车的时候。

我真的很想赢

虽说“胜利不是一切”,但当终点就在眼前时,你还是想超过跑在你前面的那个人。

胜利带来的不只是心理层面的愉悦,还有生理上的满足。获胜可以让大脑产生更多的多巴胺,使我们感到满足,并一次次地渴望胜利。

胜利不可替代,就算是亚军也不可以。在领奖台上,银牌获得者经常显得烦躁不安,而金牌和铜牌选手则显得很开心。 

对铜牌选手来说,登上领奖台也是一种胜利;而银牌选手距离真正的胜利却只有一步之遥。

也许只是在一场小型赛事中获得名次,就会让你对这种胜利的感觉回味无穷,并不断激励自己跑下去。 

我不认为我受伤了

你会如何面对自己的伤病?这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正如自己被跑步所淘汰一般。 

当我们长期跑步,与这项运动已经建立强烈的关系时,受伤会让我们陷入迷失。

我们都不喜欢失控的感觉,因此否认自己的现状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逃避虽可耻但有用。

但是我们也需要学会分辨感受,究竟哪些是忍一忍就可以过去的(肌肉酸痛),哪些又必须认真对待(肌肉拉伤)。 

担心因伤病而远离跑圈,而否认自己的感受,长期来看,会增加我们出现严重伤病的可能性。

结语

在跑步中,各种想法总是围绕着我们,让我们去思索自身和跑步的关系。

也正是各种各样的想法,让跑步变得不再枯燥。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