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陈天宇:其实第四名很一般

对待打破210这件事,陈天宇和大家的看法好像有些不同?

2:09:55

陈天宇迈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将南京刻画为中国马拉松历史上最辉煌的城市。不论在现场还是屏幕前所有人都注视着计时器上的完赛时间,陷入无比沸腾。

除了陈天宇自己。

第四名很一般

比赛开始后,陈天宇按照教练安排放松心态跟随第一集团。南京之前,他的最好成绩是215左右,再加上近期备赛训练状态不错,所以最初预想南马可以跑到213的样子,或许还能冲一波212。

一切在30km后发生了质变。行进至30km,陈天宇依然延续着良好的比赛感觉,赛前213或212的预想可能有些保守,身体状态告诉他,或许这次可以跑到210。想着可以刷新一个好PB,陈天宇不敢有任何情绪波澜,稳定继续向前,这份淡定一直伴随他冲到终点。

按照传统剧情,打破210神迹创造历史后,一定是观众沸腾,头条爆炸,选手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但在那一刻,这三条要素,只出现了前两条,相比于周遭的热闹,陈天宇却非常理性而安静。

“当时我也没想成绩的事情,就觉得第四名很一般吧。”这是赛后我们问到陈天宇比赛结束那一刻心情时,他给我们的答案。

这个回答多少会让我们和尚有余温的凡尔赛文学相关联,但这恰恰就是陈天宇最真实质朴的声音。或许正是这种特性,让他注定成为南京这颗中国马拉松黑珍珠的缔造者之一。

第一次进城

 对于南京来说,11月29日的四位精英将其打磨成了中国马拉松的黑珍珠;但对于四位精英中的陈天宇来讲,跑步不止让他决定了一座城市,跑步也让城市选择了他。

“13岁去体校,是我第一次进城”

1997年5月11日,陈天宇出生于云南曲靖的会泽县,父母是大山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贫困的家庭条件以及生活环境,让他与很多农村孩子一样,缺少良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资源。13岁那年,困境迎来转折,体校伸出了改变他命运的橄榄枝。

去体校是陈天宇出生以来第一次进城,对于一些成长在钢铁森林的读者们来说这件事好像不可思议,但却是陈天宇人生的纪实。

和很多顶级运动员忆童年“从小把夺冠当理想”的经历不同,陈天宇进体校的原因非常简单朴实:相比农村,体校教育方式更好,这样以后就能读一个好些的高中,而且训练可以拿到补贴,为家里省一点钱。

刚接触体育的陈天宇其实并没有展露出过多运动天赋,初入体校的他每天只训练2km,在队中也就是中等水平。这种状态维持了大约一年,教练发现他可能在长跑方面有一定天赋,才开始专门针对长距离进行训练。

伴随训练量加大,陈天宇的能力也越来越高,逐渐发展到和老队员跑相同的训练量,一方面可以提升水平,一方面也能多拿一些训练补贴节省家里的开支。根据训练成绩,津贴最低80元,最高能发到280元,只要能得到最高津贴,就不用交生活费,所以为了多拿一些训练补贴,陈天宇训练格外卖力。

四位教练

从第一次进城在体校跑2km,到南京成为210中国跑者,陈天宇的成长之路由四位教练锻造。

刘大华是陈天宇的启蒙教练,陪伴陈天宇度过了小队员阶段的成长时光。相比于很多脸谱化的严肃师徒关系,刘大华与陈天宇之间充斥着更多温情。两个人彼此朴实无华,队员尊敬教练,教练指导悉心。

在体校生活的时候,队员们难免手头拮据,刘大华会把自己的钱借给大家“江湖救急”。作为启蒙教练,刘大华不止为陈天宇塑造了良好的训练基础,也为他人生成长树立了良好的方向。

随着能力逐渐增强,陈天宇也迎来了比赛的机会。曲靖市的李小陆老师是最初带陈天宇比赛的教练,在这段期间陈天宇逐渐成长历练,到了付帮荣教练阶段,他得到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在陈天宇的描述中,付帮荣教练也是一位生活中非常照顾队员,与大家愉快相处平易近人的好教练。

相比于南京马拉松大放异彩,陈天宇第一场全国赛事好像不尽如人意。

那年陈天宇还不到15岁,在付帮荣教练的带领下参加了人生中第一场全国比赛,项目分别是3000米和2000米障碍。

能够参加全国比赛,对于只有不到15岁的陈天宇来说,还是一件新鲜事,但由于比赛经验和个人水平的短板,这场比赛成绩并不理想。估计赛前付帮荣教练心里早有准备,所以并没有过多责怪他。

如今,陈天宇的教练是朱荣华。本身过硬的执教水平,让陈天宇对这位教练非常信服。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陈天宇基本都是完全跟着朱荣华教练的计划走。朱荣华也对陈天宇的能力有很精准的预估——相比于陈天宇自己的保守预测,朱荣华倒是早就感觉到陈天宇可以跑到212到211点水平,主要短板还是信心层面不够。

南京过后,这一关熬过去了。

偶然与必然

我们常说人生中充斥偶然与必然,这二者在现实中往往相互包含。陈天宇进入体校到成为马拉松运动员,也逃不过这一规律。

在转项马拉松之前,陈天宇专攻5000米和10000米。在他8年多的比赛经历中,最有成就感的比赛有三场:

第一场是2013年2月云南省年度锦标赛,16岁的陈天宇以33:50达标10000米二级运动员标准,第二场是两年后在全国田径大奖赛以14:38达到5000米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第三场是2017年跑出29:35的10000米运动健将标准。

在他眼中这些成绩都是对自己训练的一份肯定,但偶然恰好也悄然而至。

队上没有队员跑马拉松,所以教练就安排陈天宇来跑。起初陈天宇对这一安排有点抵触,因为大部分运动员都是在24岁才会转项跑马拉松,陈天宇更希望把专项能力练到29分以内再往马拉松发展。

这种抵触情绪也被教练察觉。为了保证陈天宇的训练情绪,在跑马初期教练并不会给他设置过多要求,仅有的一条底线就是必须完赛,否则以后跑马拉松会有阴影,再想跑出好成绩就困难了。

这份偶然让陈天宇开始了马拉松,而坚持成为了他打破210的必然。

在云南,中国马拉松高手鳞次栉比,常人眼中与这些高手训练,难免压力丛生。但这份压力在陈天宇身上却被解读为一种动力,因为在他眼中,训练时榜样就在身边。

最初陈天宇把邓海洋当作自己的偶像,因为邓海洋2:10:43是他老家县里马拉松运动员的最好成绩,后来老大哥董国建在柏林跑出了中国速度,成为他另一个标杆。

还是新手时期的陈天宇,很喜欢观察精英前辈们的训练状态,因为这样就能够对自己现阶段的跑步水平更加了解。前辈们也会和陈天宇深入交流,一开始听到前辈们跑强度,陈天宇和其他新队员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叹。

如今他也成为了新队员们竖起大拇指的对象。

用陈天宇自己的话说:“经过南马,感觉如果还有比赛的话,信心应该提升很大,对自己未来的目标也更加明确。”这个耀眼的成绩,如今成为前进的基石,过去经常三小时开黑和跑毒的陈天宇,现在也要更约束自己给师弟们作出表率,像榜样似的告诉师弟们出成绩不易,训练要刻苦。

眼下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已经进入尾声。纵观这一整年,陈天宇觉得前半年训练计划完成的不错,虽然在9月份状态比较差但后续也调整回来了,再加上南马的成绩超乎预期,总的来说这一年他很满意。

即将进入冬训,陈天宇希望自己不要受伤,并且在训练中更加投入,争取参加奥运会。对于个人来说,眼下最大的短板之一是比赛经验太少。所以希望今后在比赛中更多历练,每年都能取得突破。

2:09:55

这是属于陈天宇成绩单上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马拉松的闪耀瞬间。但对于陈天宇自己,2:09:55还太过漫长,在未来,他会继续把这个数字不断刷新。

等到陈天宇下一个高光时刻的出现,或许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陈天宇会对我们说:其实第四名很一般。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