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为了减肥开始跑步,在自己的第2个北京马拉松、第7个全马比赛中如愿破三,实现了个人的一个标志性目标。
高兴之余,记录下自己的训练和比赛心得。我觉得自己的跑步经历挺有代表性,很多人的情况都和我类似:上学时没有任何运动特长,代表班级参加一次学校运动会都难,更别说经过专业训练了。工作之后也很少运动,人到中年后,健康发生危机,开始跑步。
2015年1月,作为一个39岁老男人的我,处于各种亚健康、不舒服的状态中。最近一次体检的结果,1米63小个头的我体重76.5公斤,大腹便便,BMI指数接近29,已经属于健康学意义上的肥胖了。前几年的脂肪浸润变成了轻度脂肪肝,同时有血压升高等多种不良指标。
当时的我是这个样子的:
为了减肥,为了健康,于是开始跑步。起跑的时候真累,很快就胸闷气短,感觉脚腕子疼痛,那种难受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跑了20多天,似乎瘦了一点点,但不明显:
之后知道了手机运动APP,留下了第一个记录:
终于知道自己一般能跑个五六公里,配速七八分钟。跑步热情激发出来,接着是第一个10公里、第一个半马。2015年5月的我,当时已经减肥20多斤,看起来不臃肿了:
再接再厉,到年底的时候,足足减掉了40斤!各种亚健康状况都消失了。轻度脂肪肝已经不见踪影,连前些年常有的“脂肪浸润”也没有了,血压也恢复了正常。2015年11月的我:
跑步的坚持、体重的减轻,随之而来的是跑步成绩的直线上升:
随着今年无锡马拉松跑出3:01:47、上海半程马拉松跑出1:25:02,冲击3小时大关的时机逐渐成熟了,比赛就选择9月17日举行的被称为“国马”的北京马拉松。
由于去年北马获得了40-44岁年龄段的第56名,得以直通(前100名)今年北马。因此从5月7日就开始着手准备北京马拉松。训练计划参考了《丹尼尔斯经典跑步法》,由5周和12周2份计划拼接而成。
《丹尼尔斯经典跑步训练法》是量化训练、精细化训练的经典书籍,跑步能被如此精细地量化,看到此书之前从没想过。但是这本书有点偏学术,看起来要枯燥一些,需要静下心来研读。丹尼尔斯所定义的训练强度有5级:轻松跑Easy pace (E)、马拉松配速跑Marathon pace (M)、乳酸阈值跑Threshold pace (T)、间歇跑Interval pace (I)、冲刺跑Repeat pace (R)。
【1】=Easy pace
最大心率的65~79%:是用作恢复跑、热身、缓和与从事LSD训练时的强度,主要目的是建立有氧基础,也为后续较高强度的训练做好准备、强化心肺耐力与增加肌肉端的摄氧能力。它也常做为两次高强度训练间的缓和训练。丹尼尔斯建议E pace的训练至少要持续同等强度一个小时以上。
【2】=Marathon
pace
最大心率的80~90%:此级强度是马拉松跑者最主要的训练强度,目的是锻炼跑步相关肌群与有氧耐力
【3】=Threshold
pace = Tempo
最大心率的88~92%:训练身体的抗乳酸能力/乳酸阈值/临界速度,此级强度的训练目标是“提升乳酸阈值”。跑者在此级配速下最高目标是要能在比赛中维持60分钟。对精英级的跑者来说,此级强度跟半程马拉松比赛时的强度相同,但对于业余跑者来说,能维持10km的此级配速就已经很不错了。T pace 强度的训练每星期的量不能超过总训练量的10%。
【4】=Interval
pace
最大心率的98~100%:训练目的是为了提升最大摄氧量(VO2max)。当速度逼进VO2max时,会对摄氧量系统形成压力,进而提升摄氧容量(oxygen uptake capacity)。因为此级的强度很高,在比赛中最高只能维持12分钟左右。为了在训练时能延长此级强度的“总训练时间”,所以利用“间歇”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让身体保持在此级强度的总时间增加。
【5】=Repetition
pace
不限心率,训练目的是提升跑步经济性和最大摄氧量。R的训练都是以200M~400M的距离为主,不会再拉长,【总里程】通常不会超过3K,而且每趟之间必须有“充足的休息”。。
对于我来说,这份计划的跑量和强度都超过了以往。之所以采取这份计划,是因为成绩有到了天花板的感觉了,需要在训练方面尝试一下突破自己。但是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加之天气炎热,所以虽然最终基本完成了跑量,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没有达到计划的训练强度,而多以轻松跑补上了跑量。
最终,完成了计划跑量的97.47%,其中乳酸阈值跑(T)只完成了40.92%,速度跑(I、R)只完成了48.46%,由于不少训练降低了强度(如T跑变为M跑),马拉松配速跑超额完成了196.63%。
总体训练数据如下:
我把每一次训练所能获取的所有数据记录在excel上,希望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寻求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也记下了自己的训练状态,过后翻看起来觉得挺有意思:
关于训练中跑量和强度的选择问题,不专业的概括一下,大致上有两类,以跑量为主和以强度(配速、间歇时间)为主。事实上任何一份合理的训练计划都要兼顾跑量和强度,只是所占的比重和方式不同。有的训练计划跑量不大,每月200多,但是强度很大;有的训练计划跑量较大,每月要多跑一两百公里,但是强度相对低一些。不好说哪种是合理的,哪种是不合理的,只能说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训练计划也是在动态变化。
依据我个人的经验,对于年纪偏大的人而言,除非天赋异禀,否则势必选择以跑量为主、兼顾强度的训练方式,原因很简单,身体不像年轻人一样,恢复能力较差,强度太大吃不消还容易受伤。以下是我最近三次长时间(十六周以上)备战全马的数据:
由于自己没有什么运动基础,开始跑步的时间又太晚,所以速度能力较差,吃运动强度的能力也很差。在进行一次强度训练后,往往需要辅以较多轻松跑进行积极恢复、积累跑量。三次长时间准备马拉松比赛,轻松跑全都占到了总跑量的75%-80%。在这次准备北马的时候,自己有意识地提高强度训练的比例,但是最终也只提高了不到3个百分点。因此,对于多数情况和我类似的跑友来说,跑量比强度是相对更容易提高成绩的方法。
但是,跑量的积累并不是纯粹的数字累加,轻松跑也有心率和配速的要求。心率区间是最大心率的65~79%,配速区间《丹尼尔斯经典跑步法》这本书就提供表格可以查,也可以通过多种工具或网站查询,例如:
轻松跑的跑量主要来自于:
回头看自己训练的数据,轻松跑的平均配速比起比赛配速慢一分钟左右,考虑到强度训练的热身跑和恢复跑的配速还要慢,因而在进行LSD和专门的轻松跑训练时,配速通常要稍快一些,比比赛配速慢30秒——50秒左右。
9月15日,在成都忙了一整天工作,好在各项工作及时结束。为了节省时间,在工作地点换上衣物,带上行李直奔机场。以下是我的物品清单,提前按清单准备、检查,以免遗漏:
飞机晚上11点准时到达北京。与此同时,家人也乘高铁从上海来北京。一人跑马,全家出动,已经成为家庭传统。
晚上回到住处,用体脂秤测量了一下身体数据:
其他身体数据:
准备好第二天的物品,十点多睡觉。可是仍然是一贯的赛前激动,睡不着,看了几次手机才入睡。凌晨3点左右醒了一次,接着又迷迷糊糊地眯瞪了一段时间。4点40分,起床,期待已久的9月17日来到了!
起床后的流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先喝了大半瓶佳得乐,洗漱,然后第一次排空。接着吃早饭,其他人吃三明治,我只能喝白粥、啃馒头就咸菜,连鸡蛋也不吃。接着把跑步物品穿戴整齐,胸部和肚脐都贴上乳贴,盐丸和能量胶放到短裤的口袋中,外面穿上外套。接着二次排空,对照清单检查物品,出门打车。
一路上都看到参加北马的跑者,步行、小跑或骑车向天安门方向集合。在前门大街下车,跟随拥挤的人群从地下通道来到马路对面入口处。脱下外套,穿上雨披,最后检查一下随身物品,与家人合影后告别,终点再相见了!去年北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赛事跟踪,今年不仅没有赛事跟踪服务,连赛后的成绩短信都没有了,这一点必须差评。尤其是赛事跟踪功能,对于家人实时了解我的跑步状态非常重要。
小半瓶佳得乐在入口处被拦下,只好喝掉。入场后发现无法直接进入检录区,只能跟随着大部队去存包区,然后再大老远地兜一圈来到检录区。这种设置有些想当然,并不是每个跑者都要寄存包裹,去年还可以直接进入检录区,不知道今年为何要改变方式。快到检录区的时候,路边在发小瓶的矿泉水,领了一瓶在出发前喝。在检录区入口附近的小便区上了厕所,设置小便区非常合理,可以大大缓解移动厕所的排队问题,节省了很多时间,值得推广!
进入A区,此时不到七点钟,已经是太阳高照了,天蓝得不像话。如果在平时,这一定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好天气,可惜对于跑马而言,起跑就20度的温度偏高,而且阳光太强,不太利于出成绩。稍微小跑热了热身,又上了个厕所,然后就排到队伍中。此时已经七点多了,主持人在采访李子成、何引丽和其他跑者,我则把自己的配速计划和补给计划过了一遍。此次北马立志要冲击3小时大关,在赛前制定了两套配速计划:
这两套配速计划都是先快后慢的,主要考虑因为实力、天气的原因,对于破三并没有太大的信心,因而制定的比赛原则是:在35公里以前一定要保证仍然能够看到破三的希望,最后阶段靠意志力拼一下。否则如果采用匀速或前慢后快,有可能在35公里之后必须保持高速才能破三,甚至有可能届时已经没有破三的可能了。在冲击自己没有把握的目标时,让希望一直保持到最后这一原则非常重要!
马上起跑了,心里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状态只能说一般般,训练效果如何不好说,呼吸道轻微感染有一段时间了,偶尔会咳嗽出痰,但是最担心的还是右腿在9月初的轻微拉伤,似乎若有若无,跑起来总觉得和平常不太一样。手中水喝了两大口,连带雨披一起让旁边的跑友帮着递出跑道。
东想西想之际,国歌声响起。北马跑者的国歌是所有马拉松比赛中最雄壮、最震撼的,与其相比,上马起跑前的国歌声只能算稀稀拉拉。三万人在祖国的心脏发出最强的声音,一时间群情激昂、意气风发,奏唱国歌是在起跑前给三万跑者的一剂兴奋剂!情绪得以振奋,疑虑被扫诸脑后,马上跑起来吧
7点半准时发枪,第37届也是我的第2个北京马拉松、第7个全马比赛开始了!13秒通过起点,按下手表开始计时。人比较多,但完全跑得开。300米后左转来到天安门前,这是北马独有的标志和待遇。
之后沿着长安街一直向西,第1公里配速411,比计划稍快,但感觉还不错,只是佳明手表显示我当天的状态值是-1(比基准水平略差)……过复兴门桥,来到第一个水站,5公里的水站必须补水,相信多数跑者都知道了。前5公里平均配速409,比计划的最快配速还快,说明自己有些着急。借着翻过木樨地桥的机会,调整了一下心态和配速。
8公里不到右转离开长安街向北,9公里多的时候,手表突然报10公里,配速313!明显是GPS信号受到了干扰,自己迄今的表现不错,手表的表现不咋地!正想着今天又要不停地计算和公里牌的差距的时候,手表又报了11公里,配速253……无语了,从一开始手表和公里牌的差距就在几百米,此后虽然没再发生这么荒谬的偏差,但是小的偏差一直有。三十公里以前,我一直带着几百米到一公里的偏差做类似这样的计算:按照410的配速计算,六百米相当于150秒,平摊到已经跑过的距离,实际配速比手表慢几秒。每到公里牌就算一次,以免计划受到影响。
昆玉河一线绿树成荫,身体感觉和心里感觉都很好。15公里的时候吃了2颗盐丸,还有2颗留着视情况而定。16公里多离开昆玉河向东,利用17.5公里的水站吃了第一根能量胶。之后来到海淀南路,路旁加油助威的观众增多。在这里发现一些男选手跟着一名身着康比特服装的女选手跑,配速410左右,于是马上加入队伍。曾经有一段时间小分队的规模较大,路边观众纷纷为女选手助威。
跑过半程计时点,1:28:10,达到了自己计划的最快半马配速!至少目前一切还在按照先快后慢的计划平稳地进行,破三还在计划中!虽然说不上轻松,但也没有感觉很累,预示着既不会轻松破三,也不会早早失去希望,比赛的最后阶段才能决定成败。
25公里离开知春路左转向奥林匹克公园方向前进,在这里吃了第二根能量胶。跟随女选手的队伍人数逐渐减少。30公里,北马最大最难的科荟桥来了!在这里看到了010号黑人选手在慢走,大概是完成任务的兔子吧。
女选手保持较快的配速,我也被慢慢拉开,虽然距离不是很远,但就是无法追赶。此时女选手身边只有一名身着蓝衣的男选手陪跑,慢慢远去。赛后查了女子成绩单,再结合网上的照片,才知道一直跟着的选手是女子第16名、国内第9名的A9849号朱莹莹。
翻过科荟桥,在32.5公里的水站吃了第三支也是最后一支能量胶。33公里后感觉到明显的疲劳了,这段路迎着大太阳奔跑,路边也没什么观众,跑起来更加感觉辛苦。唯独有时能看到奥林匹克公园的“大钉子”观光塔,告诉自己已经在终点附近了,坚持坚持再坚持!35公里用时227,最后7.2公里配速达到435即可破三。这本不是难事,但是此时的体力状况让自己不敢乐观。
36公里进入折返路段,此时体力已趋耗尽。看着前方对面的选手,心里想着如果我在他的位置多好啊,可以少跑好几百米呢……支撑自己的除了观众的助威,就是破三的信念。连续转弯,来到40公里,这里是最后一个折返,几百米的路看起来好长啊,而且还要往返各跑一次。好消息是剩下的路只要配速达到450就可以破三了。最后这段时间全指望着算算术题活着呢~~
终于转过最后一个弯道,家人在附近观赛,看到我之后大声呼喊我的名字。可惜离得有点远,只能挥挥手示意。感觉最后这段冲刺的路好长啊,跑了半天才跑到终点。本来赛前想着破三之后在终点线前摆个什么姿势庆祝一下,可是连滚带爬过了终点,停表确认破三之后,心里反而很平静,只想静静地走开,领了完赛包,离开赛场。
最终净成绩2:59:10,排在全部28365名完赛选手的第328名,男子选手第311名,40-44岁年龄段第41名,正常情况下可以直通明年北马。跑步2年零9个月,终于实现了自己对成绩的最大目标——破三!
完成比赛后,碰到一个凌晨开始按北马路线跑线上比赛的跑友,很佩服他对跑步的热爱,和他一起交流了很久。等待家人时偶遇2015年首马宁波的跑友阿须,他如愿突破了320,非常棒!之后与家人见面,坐地铁回到住处。当天晚上从北京赶回成都,继续为生活、为家人而奋斗!
从芯片数据看,前30公里配速稳定,之后配速略有下降,35公里开始配速下降较多,但坚持到了最后,实现了目标。这次比赛是第一次带心率带参加比赛,得到了比以往比赛更多的数据。
[配速]
手表显示408是因为GPS信号受影响造成的,实际平均配速415.
[心率]
心率平均159,最高167,应该说是比较平稳的。
25%的时间(44:40)落在马拉松心率区间(区间2),73%的时间(2:11:28)落在乳酸阈值区间(区间3)。这里有一个问题——正常情况下,在乳酸阈值区间可以跑二三十分钟,状态好的时候可以跑一个小时,拼尽全力可以跑个半马。可是这次我在乳酸阈值区间跑了超过2小时,说明我的区间心率设低了。最可能的原因是我的最大心率是用(220-年龄)这个简单的公式算出来的,而不是测出来的。
[训练效果]
有氧效果5.0(最大值),无氧效果2.0
跑了这么一个马拉松,训练效果自然是杠杠的。
[步频、步幅]
平均195步/分钟,最高213步/分钟。平均步幅1.21米。
仍旧是高步频低步幅。相比3月份无锡马拉松的步频198、步幅1.17米,步频略微下降,步幅略有升高。
[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
垂直振幅9.1厘米。垂直振幅表示跑步时身体重心垂直振动的高度。振幅越大,跑步效率越差。精英跑者的垂直振幅可以压到6厘米以下,但一般跑者的平均值是10厘米。根据下图佳明的说明,我的垂直振幅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垂直步幅比7.4%。垂直步幅比=垂直振幅÷步幅。数值越低,代表技术越好,越能确保你把能量用在向前而非向上的方向。 根据下图的说明,我的垂直步幅比勉强算是良好。
总体而言,我的垂直振幅、垂直步幅比这两个参数还需加强,尽量减少向上的力量,增加向前的力量。
[触地平衡]
左脚49.2%,右脚50.8%,两脚相差1.6%
我的左右脚不太平衡,这应该是自己固有的情况造成的。速度快的时候两脚相差不算很大,速度慢的时候相差更大。
[触地时间、触地腾空比]
触地时间159毫秒,数值越低越好。根据下表,这是我表现最优秀的数据。
触地腾空比=触地时间÷腾空时间,这个数值越低越好,参见下面这些世界冠军的数值:
每一步的时间=60*1000/步频=60000/195=307.7毫秒=触地时间+腾空时间
所以腾空时间=307.7-触地时间=307.7-159=148.7毫秒
最终得出我的触地腾空比=触地时间÷腾空时间=159/148.7=1.07
比赛是训练的延续。此次虽然最终达成目标,但训练难说成功,仍然需要继续学习、探索、提高。
回顾自己两年多的跑步历程,一步一个脚印,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收获了健康,收获了朋友,有经验也有教训。越来越觉得跑步需要一颗中正平和之心,奋进而不冒进,坚持而不固执,知进退、懂取舍。跑步是生活的一部分,跑步和生活的道理本就是相通的。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s://api.iranshao.com/diaries/198064
回应
回应
回应
跑步天赋有差别,但是科学健康跑步的观念和理论是没有差别的,希望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给跑友一些经验和建议,少走一些弯路,健康快乐跑下去!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我也想破3!!!!啊啊啊啊!!!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