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83e0c2276cdb69b9cd42dac901bba134

生活到底和马拉松是个啥关系

    人们总说生活就像马拉松,在一些教育人要坚持到底不论一时成败的场合中这句话就就被经常引用到。

    但是当一个人真正参与到了马拉松这项运动中,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就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里就谈谈我的感受;

    结论:生活并不像马拉松比赛,生活其实更像是马拉松训练。

    让我们先说马拉松训练。不管是否参与马拉松运动,大家应该都知道能够跑完42.195公里需要的是训练和积累,除非是生来异人具备极值的天赋,大部分人为了完成一场马拉松比赛都需要训练至少一年。这一年中基本需要做到隔天跑步,还要偶尔去跑30公里以上的距离,考虑到稍微追求速度的情况还得要拉拉无氧能力比如时常跑跑十公里。所以,马拉松训练才是马拉松这件事情的核心,因为相对于比赛的几个小时,这个训练过程要持久得多。

    大众跑者一般一年能参加1-4场的全马比赛,能够在比赛中取得进步PB需要每周跑步3-5次,周跑量在50公里以上被认为是能够完成马拉松比赛的保障基础;举一个更极端的情况,马拉松之神吉普乔格一年基本只参加2场比赛,而他每周跑200多公里,每天都训练。


    咱们再看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比赛的完赛时间在2小时-6小时不等,为了能够完赛,参加过比赛的人都应该体会得到的一点是最好是能够以一个相对较稳定的速度和节奏来完成比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比如前半程非常快状态非常好,到了后面体力耗尽迈腿艰难,那么不论前面发挥再出色依然很大概率会出现无法完赛从而没有取得一个比赛成绩。加上马拉松这样的单位时间低强度运动本身就具备稳定的特点,期待超常发挥和偶然因素非常不现实。

    虽然我们曾经目睹2019年柏林马拉松贝克勒在35公里一举反超差点打破世界纪录的神迹,但这属于极其少见的现象,大众跑者期待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显然很不现实。

    让我们再来看看生活,生活到底是个什么样节奏的事情呢?生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是惊喜和失望并存的长期过程。虽然每个人都期待稳定的生活,但是环境的未知因素总会间接或直接地发挥作用影响我们。所以生活就是不卑不亢和不急不躁,欢乐与痛苦并存且都需要合理接纳并让生活继续。马拉松训练是什么特征呢?它时常可以让你轻松愉快(放松跑有氧跑),时而又必须让你剑拔弩张(速度训练间歇训练),而每位跑者在训练中有时候会因为突破自我欣喜若狂,而很多时候也会因为没达到预期甚至受伤而失落沮丧。

    所以跑步训练的起起伏伏与生活的节奏有异曲同工之妙,得意的时候要小心后面失意,而失意的时候则要重新振奋回归正常。这样的反反复复中带给我们的就是更加平静的心态和面对比赛的淡然处之。

    所以说马拉松这项运动的核心其实是马拉松训练,马拉松的训练持而久之会让一个人变成彻底的行动家并抛弃任何不切实际的空想,因为一次次经历漫长的过程人们会明白坚持的真正意义到底是什么!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不同见解,原创频道欢迎您来分享。来源:爱燃烧 — https://api.iranshao.com/diaries/387297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