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落幕不久的国内老牌马拉松赛事大连马拉松忽然开出一纸重磅罚单,涉及多名精英国内外跑者,其中就包括了今年赛会全程组的国内男子冠军孙家辉,亚军李伟,半程国内男子冠军许王这些国内马拉松领奖台的常客。
尽管这样的结果令人震惊,但组委会的处罚理由却完全是有条可循,在组委会赛前公布的竞赛规程第十条处罚办法的第三款明确写明:不按规定起跑顺序在非报名项目起跑点起跑的行为属于违规行为,而所有违反比赛规定的参赛选手将被取消参赛成绩,两年内不准参加大连国际马拉松赛,并报请中国田径协会追加处罚。
这些号码簿标注D区的选手以几乎与枪声时间相同的净时间完赛显然是在起跑前进入了不属于自己的起跑区域,单从处罚本身来说,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但我们同样在大连马拉松竞赛规程第九条竞赛办法的第三款中看到,比赛的起跑顺序:按特邀、注册运动员和大众选手(按个人成绩分区站位)顺序延后排列。既然赛事规则中显示选手们的站位分区是按照个人成绩进行分区站位编排,那么这些平均成绩在2小时40分以内的选手们(半程违规选手除外)何以被分在排位靠后的D区进行起跑。较大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就是这些选手的名额来自于赞助商权益,而国内大部分赛事的赞助商名额与大众报名通道是分开的,赞助商往往会在大众报名结束后向组委会提交各自的权益名额,这些名额往往都会有固定的预留起跑分区,因此最终出现了精英选手靠后站的境遇。
随着跑步运动的风靡,国内马拉松赛事的规模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动辄数万人的马拉松赛事,起跑的合理规划无疑是令众多组委会最为头疼的事情,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公开的起跑秩序,已经是一场出色马拉松不可或缺的一环。
首先的选手分区上做到公平合理,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马拉松赛事比较通行和惯用的方式是对于成绩优异的选手开放精英报名通道,而此次成为焦点的大连马拉松赛前报名并没有精英通道的选项,一定程度也是最后出现分区混乱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在软件上对于跨区起跑的限制,像一些大型马拉松赛事,不同分区选手的检录引导路线也都是截然不同,选手们在距离起点还有1km多的距离就需要接受多重严格的人工检录,才能进入起跑区域,不同起跑区域间采用人工隔离,增加了跨区起跑的难度。
此外对于跨区起跑,国内不少赛事还做出了诸多创新的举动,无锡马拉松干脆自主研发了一套分区起跑计时方案,在不同的起跑区前安设计时设备,各个分区选手只有通过自己归属分区前的计时器才能获得有效成绩,从硬件上直接把跨区起跑扼杀于萌芽中。
中国马拉松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在其中出现种种问题,此次大连马拉松的违规处罚事件也许是一个很好的警醒,赛事组委会如何更加合理规范地制定规则,选手怎样约束自己遵守规则,让我们的马拉松不再总是充斥着神鬼模辩的流言蜚语而是饱满洋溢的体育精神!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