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跑,顾名思义,跟在领先跑者的后面跑,是中长跑、马拉松等项目中非常常见的战术。
跟随跑的好处是跟跑者可以减少消耗,留存一定的体力,方便在最后的冲刺跑中作出出色的表现。
在路跑领域特别是马拉松项目中,跟随跑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各大马拉松组委会为精英选手和大众选手安排的官方配速员,此外选手或者参赛跑友也会自发组成私人的配速员,两者本质上都是起着领跑者的作用,方便参赛选手跟随,以创造更好的成绩。
跟随跑跑起来更轻松,跑者们在比赛或是平时的训练中一定有所感受,很多跑友也会在训练或比赛时会使用这种方式,但用了这么久,你真的知道怎么跟随最节省体能,能让自己的消耗更小吗?
跟跑位置的影响 用实例说话
跟跑位置的不同对跟跑者产生的影响大吗?让你我回答自然很难,但是如果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最近的两次破2之旅,或许我们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众所周知,马拉松跑进两小时被认为是再一次突破人类的极限,所以在冲击两小时的时候,要人为干预建立一个尽可能趋近于完美的环境,将外界影响降到最低,便于挑战的顺利进行。
从Breaking 2到INEOS 159在环节上发生了很多改变,而与本文相关的,是在两次挑战中配速员阵型的不同。
Breaking 2
Breaking 2的阵型是六位配速员与一位挑战者相配合,六位配速员保持三角形阵型,然后挑战者在最后方,大致如下:
这一阵型是基于耐克运动研究实验室2016年在新罕布什尔大学进行的风洞实验以及和 Winning Algorithms 进行的合作共同确认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计算了流体动力学(例如,空气动力学建模)等。
在此阵型下,配速员能更好的承担破风的作用,可以减少挑战者自身的消耗,便于挑战者有更多的能量向极限发起冲击。
而具体到实操过程中,为了保证配速的稳定和尽可能大的发挥阵型的作用,该阵型对中途替换配速员时有着明确的顺序和规定,为了避免后程疲劳而造成配速不稳,每个配速员只能领跑两圈,然后就会被替换下场。
INEOS 159
INEOS 159挑战的阵型,与此前的Breaking 2又有所不同,阵型从此前的三角阵型改为V型,同时在基普乔格的身后增添了两名配速员。
据称,身前配速员主要承担破风的责任,身后则是优化尾流的作用,这样的队形设计符合最佳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能提供给EK更多的帮助。
Breaking 2失败了,INEOS 159成功了,虽然无法全部将功劳归根于此,但既然在阵型上作出改变就意味着跟跑位置会对跟随者产生影响。
跟跑位置的影响 用数据说话
如果说根据破2挑战我们只能猜测出跟跑里面其实大有乾坤,那么,接下来的模拟实验分析部分,则能让我们对跟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一群来自法国的研究人员选取了2019年柏林马拉松赛中贝克勒前25K的跑步过程(有兔子领跑的过程),运用运动相关的“计算流体力学”系统(利用RANS方程和SST k-ω模型进行的CFD模拟)模拟贝克勒的比赛过程,计算出了不同位置跟跑对跟随者的影响。
文章发布于今年5月23日的生物力学期刊,篇中共分析了四种情况下的跑步状况:
1、 贝克勒独自奔跑
2、 贝克勒跑在一侧领跑者的正后方位置
3、 贝克勒跑在其中两个领跑者的中间正后方位置
4、 贝克勒跑在中间领跑者的正后方位置
相关的结果如下图:
数据显示,当贝克勒独自奔跑时,空气动力功率在44W,而跟跑时,空气动力功率在19W-27W之间,即跟跑更加相对更省力。
具体到三种跟跑方式,相比于贝克勒独自奔跑,同配速下他跟随在三名领跑员的中间正后方跑步在消耗上要降低2.84%,而跟随在两个领跑者的中间正后方位置,消耗降低为1.91%,跟随在两侧任意某位领跑者正后方位置,消耗降低为2.75%。
即从跑步经济性的角度出发,领跑者的正后方是最佳的跟跑位置,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自身的消耗,更利于在比赛中跑出好的成绩。
那么具体到比赛和平时训练中,应该如何跟跑,才能让自己的体能消耗最小,成绩更优呢?
跟跑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跟跑虽然省力,但是有人喜欢被跟跑,有人不喜欢,所以如果相识或者别人乐意带你,那么,跟在别人身后无所谓,但是如果别人不乐意带你,那么,就不要过去,惹人不悦。
其次,跟跑时尽量与身前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是当身前的跑者你并不熟悉时,更是要留出一定的安全距离,过近的距离容易给人造成压迫感,反而容易影响双方的节奏。
最后,跟跑时目光尽量盯着领跑人的肩颈位置,而不要放在其下半身的腿部动作上。每个人的步频、跑步节奏,过分关注别人的动作有可能会影响自己原本的节奏。
当然,跟跑时的安全性问题也需要注意,跟跑时一定要专注,不要走神,因为跟在别人身后很容易被前方的人遮挡住视线,所以要保持较高的专注度。
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