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如何透过训练数据评估训练情况?

看看教练员们怎么说

得益于智能手机、运动手表的发展,跑步数据的记录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步幅、步频、配速,距离,甚至心率等数据,都可以在运动的过程中被记录下来。  

而各类跑步APP的蓬勃发展,更是为跑者们在赛后复盘自己的运动数据提供了便利。   

不少跑者也都有跑后复盘跑步数据的习惯,特别是在刚刚结束跑步上传完运动数据后。那么当你在复盘跑步数据时,你更关注哪些点呢?距离?配速?步幅步频?还是心率变化?  

长期跑步和查看数据的跑者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关注的点,那么,究竟什么更重要呢?   

数据的分析和复盘也是训练中很重要的一环,本期就让我们来看看那些精英教头们在关注训练训练时更注重哪些?以及如何用此来评估训练情况?   

汤姆·施瓦兹(Tom Schwartz) Tinman Elite  

训练的频率(出勤率)   

像大多数教练一样,汤姆·施瓦兹首先关心的是跑者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训练。每天一次?两天一次?还是三天一次?(这些日志都可在跑步类APP中查看)。  

对于致力于对成绩有追求的跑者,汤姆·施瓦兹认为,每一个没有训练的日子都应该有正当的理由,是用于身体恢复蓄能还是因为感冒无法训练等,但原因不能是偷懒。  

减少训练或是休息是在当身体趋近身体所能承受的负荷边缘才应该考虑的事情。  

跑者对自己每次训练的评价   

每次训练完相信跑者对自己本次的训练都有一些简单的体会和看法,这些也是训练很重要的一部分,汤姆·施瓦兹比较建议跑者在每次跑完步后记录下自己本次跑步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如果无,则无需记录。  

定期查看有利于跑者发现自身问题,如跑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有写到跑步时自己的小腿发紧,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持续这么久,没有在第一时间去进行解决和干预,这些都是很细的点,但都是跑步中切实存在的问题。     

训练的多样性   

在衡量实际训练情况时,汤姆·施瓦兹主要会看三个指标:训练的类型、目标配速以及实际配速。

汤姆·施瓦兹认为,如果跑者每次训练的距离和速度变化不大,即缺乏多样性,那么其实很大时候都是在无效训练或是过度训练,而这些,很多时候正是导致跑者受伤、运动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原因。   

艾米、安德鲁·贝格利 亚特兰大田径俱乐部  

训练的连续性or持续性   

与Tinman Elite的汤姆·施瓦兹相似,亚特兰大田径俱乐部的艾米和安德鲁·贝格利教练也很注重跑者训练的连续性。   查看自己的月度、季度或年度跑步数据,相信不少跑者们应该有一段时间停跑的经历,那么这些停跑的经历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受伤?还是其他? 

 

如果是受伤,那么,如果避免这些问题?力量训练,更好的拉伸放松,减少训练强度,都是为此要考虑的事情,如果是其他,那么非不可抗力也要寻找原因。   

训练的连续性是艾米首先会衡量的指标,在此基础之上她才会去看跑者具体的训练情况,如训练强度和量的把控问题:轻松跑的配速是否过快,长距离的配速是否过慢等。   

强度训练是否匹配比赛目标   

训练自然是出于成绩的考量,那么训练强度是否匹配短期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强度课是否顶到了该有的强度、训练配速是否在向目标配速靠拢、距离、配速是否匹配当下目标,这些都是要关注的点。  

艾米称,训练的目的是达到目标,而强度课训练是为了接近目标,如果跑者的强度课并没有达标,那么就要找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周内其他训练时间跑的太多太长导致的吗,还是因为周内其他训练跑的太快导致的,要找出问题的原因。   

只有聪明的训练,才能不让每次努力白费。   

长距离是否足够长   

长距离训练是马拉松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艾米认为,长距离的大课应该跑到周跑量的20-25%,这样对跑者的马拉松训练才能有提高,如果没有跑到这个范围,寻找原因。       

乔·卢比奥 HOKA Aggies Running Club  

与亚特兰大田径俱乐部教头艾米相同的是,乔卢比奥衡量训练情况时也会看强度训练的负荷是否与比赛相匹配,但不同的是,乔·卢比奥会在这个过程中考量年龄的因素。   

举例为对于目标相同但是年龄相差很大的跑者(一个20岁,一个40岁,目标都是全马破三),那么在进行强度训练时,20岁的跑者可能进行16公里的节奏跑,而40岁的跑者可能进行10-12公里的节奏跑;再比如进行间歇训练时,前者进行八组,后者进行五组这样。 

 

卢比奥会在跑者的训练日志中衡量这个因素以判断跑者的训练是否合理。   

总结:   

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跑步过程中的信息能尽可能多的被记录下来,但与此同时,纷繁复杂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跑者的复盘和分析提供了干扰,也许,我们可以如上述三位教练所属一般,在分析时抓主要矛盾,来简化和优化我们的训练。

您需要才能回复
To_top